俄副总理:中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实现优势互补
格洛纳斯与北斗能否融合
又怎样融合?
GPS虽然在世界卫星导航市场上近乎垄断多年,但是从技术而言,它并未独领风骚。军事专家宋忠平透露,从技术和应用前景上看,四大系统其实是各有优劣。
“如果说GPS胜在成熟稳定,伽利略胜在精准,那么格洛纳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抗干扰能力强,而北斗的优势则在于互动性和开放性。”
GPS运营多年,其稳定性之好,我们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而伽利略系统的最高精度据说比GPS高10倍,欧洲专家放言称:“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却能找到车库的门。”
“格洛纳斯也是由军方负责研制和控制的军民两用导航系统,尽管其定位精度比GPS、伽利略低一些,但由于采取了频分多址(FDMA)方式,每颗卫星的信号的频段都不一样,因此具有最强的抗干扰能力。”宋忠平说。
北斗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通信功能,不仅能使用户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还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特别适用于需要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场所。
那么,格洛纳斯与北斗能否融合,又怎样融合?
“正如俄副总理罗戈津所说,中俄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各自国土以及周边地区精度最好、最合适,这与各自卫星的轨道位置有关。如果硬要发射更多的北斗卫星覆盖俄罗斯国土、让更多格洛纳斯卫星覆盖中国国土,并非做不到,只是没有必要,太过浪费。”
北斗和格洛纳斯的频段和技术模式迥然不同,全面融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军事专家田晨看来,罗戈津的话,更多是政治上的一种表态。
“其实,只要实现两国的接收终端大面积兼容北斗和格洛纳斯,这样,我们走遍中俄大地就能一路畅通。”田晨认为,对于中俄的老百姓而言,这样的融合,其实更为务实而有效。
GPS强大但脆弱
美军欲摆脱导航依赖症
自从GPS在海湾战争中横空出世,美国大兵发现这玩意实在太好用了,在头顶上2万公里的卫星的指引下,打仗轻松得如同玩电子游戏。一旦扔掉手中的GPS接收器,美国大兵就会不知所措。因此,一些美军将领发出了“没有GPS,我们根本无法作战”的感慨。
他们认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旦GPS系统彻底失效,对于美军不啻为一场灾难。而这,并非不可能。
“太空中导航卫星组成的星座,被各大国视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设施,关系着国家的命脉,重要性接近于中国的三峡大坝或美国的胡佛大坝,对手轻易不会攻击,一旦攻击,意味着冲突的全面升级。”
军事专家田晨分析道,“然而,导航卫星的轨道与高度大多是公开的,而且其基本不具备变轨能力,对于现代化反卫星武器来说,找到并摧毁这些卫星并不算太难。这意味着,一旦决策者下决心,完全有能力彻底瘫痪对方的卫星导航体系,从而在战场上以及经济、民生等方面给予对手沉重打击。”
鉴于此,美军开始寻求GPS的替代方案,用新技术让传统的惯性导航获得更高的性能。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从美陆军航空与导弹研发工程中心获得一份合同,为著名的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研制微型惯性导航系统。
DAPRA的“芯片级组合式原子导航(C-SCAN)”项目,旨在将微机电系统与原子惯性导航技术相结合,集成至一单一惯性测量单元。该系统将采用不同的惯性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物理特性上相互补充,可在GPS失效的环境下提供可靠导航。
美国还在研制冷原子陀螺仪,基于其的新式惯性导航系统,比传统惯性导航更灵敏、更精准,更轻更小。
“还有一种星光导航,也就是像古人一样,仰望天上的繁星,根据位置的细微变化来为自己定位。”田晨评析道,为了“不吊死在一棵树上”,改进传统办法来达到导航目的,不失为上策。 (记者 屠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