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志愿者共同探访抗日远征军老兵:听历史包饺子
中新社腾冲6月12日电 题:两岸志愿者共同探访抗日远征军老兵:听历史包饺子
作者 杨喆
作为“温暖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活动的环节,11日,在云南省腾冲县,两岸志愿者组成的代表团先集体参观了滇西抗战纪念馆,而后探访两位远征军老兵,同老人聊天、赠送礼物,并在一位老兵所在的养老院包饺子,为老人们送去温暖。
70余年前,10万中国远征军为对抗日本侵略者、保卫滇缅公路这一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线,向缅甸进发。在3年零3个月的战斗中,中国共投入兵力40万人,伤亡约20万,最终取得胜利。
如今,一些老兵仍然生活在腾冲县。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组织下,两岸社会和学生志愿者来到腾冲,共同探望他们中的两位。
今年8月即将满100岁的路珍楼老人为原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野战医院军医,曾参加收复腾冲战役。在战火中,他的救治帮助很多战友保住生命。
上午,志愿者们来到路珍楼老人家中探访,簇拥在老人身旁,听他讲当年抗日的故事。两岸志愿者们也分别为路珍楼老人带来礼物,其中一个毛笔书写的“福”字饱含深深的祝愿,令老人十分开心。
在腾冲县敬老公寓,志愿者们看望了98岁的抗战老兵李华生。这位13岁便加入陆军预备二师的老兵身着绿色军装,胸前别满了他获得的各项荣誉勋章,这些出生入死的见证如今已经显得斑驳,但老人一直将他们视若珍宝。
“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看我,我很高兴。”志愿者分别向李华生赠送了礼物,并与老人攀谈起来。
提及当年在战场英勇杀敌的情景,李华生目光灼灼,格外兴奋。在与志愿者们聊天过程中,老人讲述起自己在战斗中的经历:在收复腾冲的战役中,敌人的机关枪造成大量战友牺牲;为了探明敌人的火力点,他骑上快马踏过战场,尽管日军的机枪疯狂向他扫射,但他幸运地生还,并最终摧毁敌军火力点。
当被问到当时是否感到恐惧,老人只是说:“没啥可怕,要么活,要么死。”
如今,李华生生活在腾冲县敬老公寓,每日会有人照料护理。为了能给老人们带去温暖,志愿者们主动帮助养老院食堂包饺子并同老人们一起品尝,这让老人们十分开心。
参与探访活动的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咨询辅导组组长吴美慧告诉记者,其实志愿者们在现场能做的事太少,但还是希望能通过有限的交流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老人们带来好心情。
一位台湾学生表示,此次拜访让他加深了对抗日远征军这段历史的认识。了解历史,关爱抗战老兵,是两岸青年人应该做的。(完)
>军事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