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 学者建议发展“黄埔学”
中新社广州6月12日电 题: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 学者建议发展“黄埔学”
中新社记者 郭军
“黄埔军校不仅是革命的发动机,还是培养意识形态的摇篮。它对国共两党和中华民族的作用太大太大。”在两岸即将迎来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之际,长期从事黄埔军校及国民党军事史研究的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翔,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建议,两岸学者携手合作,提升黄埔军校研究的层次,并努力将其发展成为“黄埔学”。
1924年6月16日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它向中国革命输送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李翔认为,黄埔军校对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模式的确立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黄埔军校学生所受的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民族主义,“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学生很少有做汉奸的,这跟他们所受的民族主义教育有莫大关系。”黄埔学生不仅表达反帝反封建的观点,而且还实实在在地承担救国救民的责任。因此,黄埔军校也可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代言。直到今天,海峡两岸只要一提到“中华民族”,大家都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通过类似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这样的活动,两岸总是能够找到交集。
但是,“黄埔军校就像是学术界的‘超级女生',你说我说大家都在说,但两岸对其学术性的研究和探讨都很不够。”李翔说,如今,两岸跳出历史的恩怨情仇,对黄埔军校进行学术理性探讨尤为重要。两岸可利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的契机,加强在黄埔军校研究方面的合作。
他表示,广州是黄埔军校的所在地,海内外黄埔学生众多,如今广州还有一个区叫黄埔区,因此,广州完全可以在黄埔军校研究方面起引导和牵头作用,“这些研究涉及到政治学、军事学、抗日战争历史等,广州完全可以做得更好。”黄埔军校研究还要考虑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黄埔军校历史连接起来,包括在台湾的凤山军校。
李翔介绍说,目前,广州黄埔军校研究的档次还不够。比如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设有黄埔军校研究中心,但由于目前没有硕博士点,学术研究受到诸多限制。2006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研究》学术性较强,但由于不是核心期刊,影响了杂志征集更高水平的稿件。
李翔建议,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为基础进行扩充,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提升研究档次,并整合省内知名高校和省社科院的相关研究机构及其它民间和官方的研究力量,共同加大对黄埔军校的研究。
与此同时,两岸可以通过每年举办各种形式的黄埔论坛,加强黄埔校友、黄埔后人以及年轻人的交流,大力弘扬黄埔精神,将其提升至民族魂的高度。两岸还可以设立对等的学术交流机构,开展定期交流,甚至可以互派学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