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越南蛙人自信堪比核武 传中国南沙部署杀伤武器

2014年06月13日 08:48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网络流传的疑似中国反蛙人武器照,图中女兵身后方的一台神秘装置被认为是DP-65式55毫米摇控反蛙人榴弹发射系统。
网络流传的疑似中国反蛙人武器照,图中女兵身后方的一台神秘装置被认为是DP-65式55毫米摇控反蛙人榴弹发射系统。

  蛙人,水下作战的神秘力量

  从5月初至今,中越在西沙水域发生罕见的船只对抗,中国公务船用水炮“驱散”干扰己方勘探作业的越南船只,而越南船只则通过投送蛙人,在该海域布撒障碍物。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甚至称,如果中越南海冲突爆发,那么以蛙人为代表的越南特种部队将是解放军在南海方向难缠的对手。蛙人俗称“水鬼”,当他们全副武装在水下潜伏时,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惊人,必须严加防范。

  越南蛙人:人就是核武器

  从全球来看,第三世界国家的战斗蛙人信奉“人就是核武器”,因为没有更好的装备,所以更强调体能训练和战术上的“出奇制胜”。越南《青年报》曾重点报道经常出没于南海的海军蛙人特工团,称其苦练“保卫‘东海’(即南海)本领”。从种种迹象看,近期参与阻挠中国“海洋-981号”钻井平台工作的越南蛙人应来自著名的海军第126水上特工团,该团合格的水上特工除精通射术外,还能在海面连续泅渡至少10公里,团内的尖兵甚至可以做到48小时不间断游泳。在深海作战环境中,配备欧洲潜水器材的第126特工团成员能连续潜行1000米以上。为应对南海冲突,第126团多年来始终保持高强度训练,每年都会组织不少于200人奔赴“长沙大岛”(即越占南威岛)进行为期30-50天的高强度特训,内容包括模拟攻击敌方舰艇以及对“敌占岛屿”实施渗透、侦察和突袭。据越南《青年报》等媒体披露的信息,第126团蛙人可渗透至距离敌舰(停泊状态下)仅有3-4米处实施侦察,如果有必要,他们会继续靠近并在敌舰吃水线以下部位设置磁性定时炸弹。这种炸弹足以炸穿厚达20毫米左右的舰壳。即使敌舰上有人发现越南蛙人并拉响警报,蛙人也不会轻易放弃任务。

  与越军水上特工团相似,朝鲜海军麾下的海上狙击旅也有大量训练有素的战斗蛙人,尽管他们装备不如美韩对手,但其战斗意志和独特的技战术能力仍令外界不敢小觑。据韩国《东亚新闻》报道,从2010年“天安”舰沉船事件后,美韩情报机关就发现朝鲜西海舰队司令部将其最精锐的第29海上狙击旅前出部署到邻近韩国“北方限界线”(NLL)的琵琶串基地,总兵力约为3000人。消息人士称,该海上狙击旅担负着瘫痪韩国港口基地、爆炸系留港口的舰艇、破坏海军雷达站等任务。

  西方蛙人:装备齐全的“技术流”

  相比小国蛙人,西方国家的同行则突出“技术流”,而且传统的摸哨渗透、袭扰破坏任务已不时兴,他们更注重系统优势,依靠严密的组织和网络化、信息化装备,实施远离基地的侦察定位活动,如美军“海豹”三栖蛙人可召唤海军核潜艇和战舰上的巡航导弹、呼叫陆基和航母上的各种战术作战飞机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负责北太平洋地区的海豹第5小队就经常使用最新型的先进蛙人输送系统(ASDS),实施对“潜在敌”的抵近侦察,该系统能安装在“弗吉尼亚”级等潜艇上,或通过C-5、C-17运输机空运。ASDS可携带8名蛙人,以8节速度航行125海里。

  反蛙人装备:从海豚到“电鳐”

  正所谓“有狼就会有猎人”,战斗蛙人尽管骁勇,但也并非没有办法对付。韩国防务公司在国际防务展上推出港口水下监视系统(HUSS),该系统通过在水下航道安置磁/声学传感器,并与港口控制中心衔接,所有数据与资料会在中心处理及分析解读。HUSS分为近海区、水道区及外海区等3个监控区域,一般能在近海区侦察到入侵的微型潜艇、蛙人输送艇等设备。

  在中国互联网上还流传着一个说法,中国南沙守岛部队已部署进口自俄罗斯的DP-65式55毫米反蛙人自动榴弹发射器。据称这种设备将榴弹发射器与受水声探测站指示的射击指挥仪器配套使用,系统可自动探测水下动目标、自动判断威胁态势、自主开火,无需作战人员干预。除了“硬杀伤”,俄水下科研所还推出绰号“电鳐”的水下电子炮,该系统表面有一个长达2.5米、直径为60厘米、重约400公斤的线圈,线圈能施放电磁冲击波,作用距离100米。

  为了对付蛙人,美俄均有一支神秘的海豚部队。美国海军这些海豚鼻部固定着神秘的射击装置,一旦海豚凸出的尖喙碰到敌人,该装置就会被启动。▲ (田剑威)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