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跨越2014朱日和演习:告别高分低能靶场模式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硝烟未尽,烽火又起。
刚刚结束红蓝对抗的第16集团军某旅,未作休整,直接从演习地域转到预设靶场,展开整建制、全火器实弹综合检验。
年年打实弹,今年大不同。总部规定,此次系列演习的实弹检验,均采取“抽签确定场地、隐显设置目标、不经现地排练、昼夜连续实施”的方式组织实施,且必须贴近实战设置战术背景。
以此为遵循,该集团军指挥组结合该旅使命任务,确定了“蓝方突进红方地域固守待援,红方奉命驱歼来犯之敌”的作战构想。如此一来,实弹检验不再是以往简单的打靶,而变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要点夺控战斗。
这是一种全新的检验模式。曾几何时,有的单位射击训练实弹与战术“两张皮”,很多环节以旗代靶、以人代装。真到了实弹检验,也往往是战车一字排开,各打各的“死靶子”。
如今,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记者从集团军上报的火力计划中看到,此次实弹检验,他们设置了装甲、地堡、单兵靶标598个,其中既有夜间靶标,又有隐显靶标,还有运动靶标。
靶子变了,打法也要跟着变。由此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让红方各级指挥员一时很难适应——譬如火力筹划:靶标种类各异、远近不同,各类火器如何编组?弹药如何配置?射程如何衔接?再如战斗协同:由过去以营连为单位组织实施,到现在整旅全员全装一起上,阵形怎么摆?路线怎么走?靶标怎么分配?误伤怎么避免?一个个问号,将官兵们从传统靶场引向更为艰苦复杂的未来战场。
战斗在午后打响。随着红色信号弹升空,该旅千人百车多路开进,向“敌”阵地发起猛烈攻击。由于靶标颜色与现地背景浑然一体,且大多数时隐时现,部队只能边行进、边搜索、边瞄准、边射击,一时间,自行榴弹炮、迫击炮、坦克炮、高射机枪、反坦克火箭、步枪等兵器纷纷开火,在草原深处炸响阵阵惊雷、掀起滚滚浓烟。
打得怎么样?实弹检验结束后,记者从指挥员一路问到射手,得到的回答很一致:与以往相比,命中率有所下降,但只有这样打,部队战斗力才会大幅提升。
一降、一升,其中的转折耐人寻味。
曾经多少次,沙场演兵“以命中率论英雄”,甚至为追求首发命中、百发百中的彩头,不惜提前熟悉场地、反复演练,打固定距离上显而易见的固定目标。由此带来的射击“高分”,掩盖了战斗力水平的“低能”。
“宁要高标准的低命中率,也不要脱离实战的满堂彩。”曾多次在射击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坦克一级射手刘年根,这一仗勉强打出了良好。他告诉记者,真打实抗的良好,要比降低训练标准的优秀含金量高得多。
靶场上的变迁,引领参演官兵从“靶场思维”向“战场思维”转变。此次系列演习,很多指挥员在接受采访时,都表达了共同的感受:要达到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就必须把高分低能的“靶场模式”清出训练场,一切按“战场法则”办事。
什么是战场法则?某旅旅长周玉印一语概括:就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记者 梁蓬飞 特约记者 李大勇 刘德武)
>军事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