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后代忆抗战:父亲为报国牺牲虽死无憾
“父亲牺牲时我才三个月大,他连照片都没有留下。”70岁的叶晓东老人指着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上父亲的名字,眼角泛出泪花。
参加“追忆中国远征军”联合采访的两岸记者一行,11日至12日先后探访了云南德宏州畹町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昆明中国远征军司令部遗址、驼峰飞行纪念碑等地,采访了多位远征军后代,听他们讲述父辈的故事。
1938年8月,在滇西20万军民的日夜奋战下,起自昆明,连接缅甸的滇缅公路通车,成为中国维持国际联系,打破日寇封锁的唯一交通要道。由于大批国际援华物资沿公路涌入,一时间驾驶、维修人员奇缺。
1939年,在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号召下,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3200多名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九批回国,支援滇缅公路运输。
叶晓东老人的父亲陈团圆就是第九批南洋机工中的一位。他从新加坡回国后被分到西南运输处华侨先锋第一大队,驻扎在芒市。叶老回忆道,父亲当时负责滇缅公路的运输工作。1942年日军侵占滇西,惠通桥被炸断,陈团圆被迫留在了怒江西岸,此后在芒市一带隐居下来,还要时刻提防日本人的搜捕。不幸的是,1944年由于汉奸的告密,陈团圆与三名战友一起惨遭日军活埋。
据叶老介绍,因为种种原因留在德宏的南侨机工有20多家,其中畹町有6家。机工们大多在当地成家,有的还参加了游击队。自己的父亲也是娶了傣族姑娘,后来母亲改嫁,他就随继父姓。
2005年,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落成,退休的叶老担任纪念碑管理所所长。德宏当地的南洋机工后代每逢清明都会来纪念碑祭拜。
“父亲牺牲时还很年轻,但他和战友们爱国无悔,报国无怨。我相信他虽死无憾。”叶老说,父亲的名字就在纪念碑上,每天都能看到,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在昆明驼峰飞行纪念碑,原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副参谋长覃遵三的外孙、云南民族影视艺术中心主任王立荣向记者介绍了驼峰航线的故事。
1942年5月,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中美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云南昆明之间开辟转运战略物资的空中通道。由于受到山峰高度和机械性能的限制,飞机只能紧贴山峰飞行,所以轨迹时高时低,状似驼峰,航线因而得名。
“当时飞行可怕到什么程度?因为都是螺旋桨飞机,海拔很高,空气很稀薄,飞机的升力不够,有时候没有征兆就会掉下来。遇到天气不好,可能一个雷就打下来了。”王立荣介绍说,由于运输机的火力配备不够,遇到日本战斗机来袭扰,中美两国的运输机很容易被击中。
“有时候上一秒钟,两架飞机还擦肩而过互相打招呼,回头一看就掉下来了。”王立荣说,当地是喜马拉雅山的冷空气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交汇处,气流很不稳定。如果晴空万里,则一切平安。如果气候稍有异样,飞行员就有生命危险。
“我们访问过的驼峰飞行员回忆起这段经历,都说是九死一生。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得下来。”据统计,从1942年至1945年,共有500多架中美两国飞机在驼峰航线上坠毁,超过1500人牺牲。
如今,王立荣正在积极投入远征军历史的研究与写作之中。每逢节日,他和志愿者们都会组织昆明的远征军老兵和家属聚会,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关怀。他说,一个国家的品格要看它纪念和尊崇什么样的人,远征军老兵是最值得铭记的人。(查文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