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开幕在即 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创纪录
离第十届中国航展开幕还有21天。不少展商已陆续抵达珠海作前期准备,包括交通硬件、公共服务、文明程度等在内的城市变化让他们感到惊喜。一如既往的生态环境更让他们十分舒适。
今年,中国航展迎来18岁的“成人礼”,其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均为“历史之最”。18年来,这场盛会始终与珠海血脉相连,风雨同舟。
蓝色代表蓝天,蓝色代表海洋,蓝色代表创新,蓝色代表未来……中国航展与珠海,同有蓝色的基调,同怀蓝色的梦想。
“中国蓝”,既是航展这场蓝天盛会代表中国不断改革创新、走向世界的独特标志,亦是珠海这座海滨城市实施“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题中之义。
对于珠海来说,中国航展已成为最大的金字招牌和国际品牌,让世界记住了珠海。航展是带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引擎,是构建“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的催化剂,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国际宜居城市的助推器。
一个展会撬动航空航天“大产业”
今年5月,“珠海—阳江—罗定”航线完成了中国低空航线的“破冰之旅”,低空空域开放在珠海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由珠海中航通飞公司研发生产、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AG300”首飞成功;哈工大集团将在斗门区建设珠海宇航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额约200亿元……2014年,珠海航空航天产业再攀高峰。
回溯珠海通向辽阔蓝天的康庄之路,中国航展的成功举办正是起点。“珠海原本并非航空航天产业重镇,1996年首届航展举办时,珠海机场才刚刚启用,航空产业更是一片空白。”珠海市航展公司有关负责人回忆。
此后18年间,通过中国航展这一平台,大批优质航空企业和项目与珠海结缘,为珠海航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成立于2008年底的珠海市航空产业园,是广东省唯一经批复正式成立的航空产业基地,目前已引进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的近30个航空要素项目,聚集了中航通飞、摩天宇、利捷、翔翼、瀚星等20多家重点航空企业,涵盖了通用飞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公务航空、飞行培训、航空零部件制造、无人机研发生产等领域。
18年后的今天,珠海已成为中南地区通用航空产业类别最齐全、运营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一个市场广阔的“蓝天产业”初步成形,2013年该产业产值达55亿元。
这仅仅是开始。国际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十年后投入产出比可达1∶80,通用航空的就业带动比是1∶12。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前,珠海已蓄势待发。据珠海航空产业园管委会经济贸易发展局局长林伟萍透露,今年珠海将以中国航展为契机,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一到两个具有重大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龙头航空产业项目,进一步推动航空产业集聚。
展望未来,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国家高度重视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部省共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海构建“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的历史机遇叠加下,珠海航空航天产业将与中国航展更加紧密结合,共同迸发出巨大的产业活力。
极大释放现代服务业活力
在2013年珠海会展业发展论证会上,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在内的多位专家均表示,会展业是21世纪的“绿色产业”之一,在促进技术交流、经贸合作、商品流通、信息沟通、人才流动等方面作用重大。
会展业是珠海“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之一。作为珠海会展业最闪亮的一张大名片,中国航展对于这项“绿色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日益明显。
从“大航展”中衍生而来的“细分展会”通用航空展,就是一大证明。今年,珠海与德国腓特烈斯哈芬展览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从2015年起逢单年在珠海举办“亚洲通用航空展”(AERO ASIA),并已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准,这意味着珠海将形成“双年办国际航展,单年办通用航空展”的新格局。
不仅如此,近两个月来,国际游艇展、海洋高新科技展、国际车展等一批品牌会展相继落户珠海,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也即将开业,将极大推动珠海今后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之一。
从横向来看,不断丰富与多元的展会也带来巨大人流、客流与物流,有力拉动着珠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在学术上,会展经济有一个著名的“1∶9杠杆效应”,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那么住宿、餐饮、运输、通讯、旅游、贸易等相关收入将达到9。每届航展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航空发烧友涌到珠海,全市的交通运输、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旅行社收益均比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黄金周。
据珠海市统计局统计,2012年11月,即第九届航展举办月内,珠海接待过夜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环比(比同年国庆黄金周所在月份)增长55.6%;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9.5%,环比增长54.6%。
城市
加快打造国际宜居城市步伐
如今不少展商已抵达珠海作前期准备,阔别两年,包括交通硬件、公共服务、文明程度等在内的城市变化让他们感到惊喜。“确实是一届比一届好,光是交通设施就有不少提升,希望展会期间的服务和管理也能更好。”一位展商说。
每一届航展,都可以说是珠海的世界性舞台。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目标,珠海以举办这场盛宴为契机,倒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加速提高,不断朝国际宜居城市迈进。市民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机场环岛路、高栏港高速、机场高速等多条道路,最初都是为举办航展而配套建设的道路,如今配合珠海三年“交通大会战”的推进已日益完善。在不久之后,绿色、便捷的有轨电车一号线也将正式通车。
珠海机场改造升级也即将启动,持续到2018年,总预算达4.2亿元。另外,珠海第二机场通用机场已初步选址斗门莲洲,争取下一届航展前开通运营。
盛事带来的国际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融入了珠海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之中,使城市软实力大大提升。
“最初两届航展非常拥挤,秩序混乱。现在好很多了,不但有航展公交专线,志愿者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很高。”一位珠海本地的“老航展迷”说。
文化
进一步注入热情创新的基因
定居珠海已25年的陈燕是中国首位在国际航展进行表演的民间女飞行员,在多届中国航展上均驾机亮相。
“中国航展也是珠海人的航展。我之前帮助过不少外地专程赶到珠海看航展的观众订酒店、买门票,身边还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积极为航展做宣传,打响珠海的知名度。”她曾这样说。
越来越多的“珠海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参加和丰富着中国航展事业:积极参与航展志愿服务,当好“东道主”,关注着航展事业的每一次动向;航模俱乐部、航模协会开始在这座城市兴起,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与卓越;参加航模大赛、飞行员培训成为不少年轻人逐梦蓝天的选择。
2009年,北理工珠海学院成立航空学院,并与珠海中航飞行学校开展了联合培养飞行员的长期合作。如今第一批合格飞行学员均已被中航通飞录用,未来培训规模每年将达300人。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里,该学院的学生们参加了“2014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这场国内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航空航天模型创新型赛事中,学院两个团队获得“对地侦察”项目二等奖,学院总排名位列13。
上世纪90年代开花,新世纪结果。在振翅翱翔、逐梦蓝天的岁月里,“航展精神”也为这座城市进一步注入了热情、奉献、创新、自强的文化基因。
撰文:陈晓
相关报道:中国2款新战机或亮相珠海 歼10B歼15歼16三选二
苏35将在珠海航展表演 发动机或助歼20成真四代机
专家:珠海航展中国防务装备比例提高 提升竞争力
珠海航展将表演飞行约340架次 歼31、C17等参展
四国军方飞行队将亮相中国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