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控一姐”给嫦娥把脉 曾驳斥外国专家质疑(3)
张祖丽
张祖丽:把脉“嫦娥”万里外
《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孙悟空悬丝把脉,隔空便能诊断出朱紫国国王患有“双鸟失群”之症。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有一个人比孙悟空还要“牛”,她无需悬丝,就能为远在万里之外奔月返回轨道上的“嫦娥”准确把脉。
她就是张祖丽,中心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遥测岗位的主管设计师,也是大家公认的中心遥测岗位“一姐”。
“嫦娥”遨游在奔月返回的轨道上,最远处距地球足足有42万公里。它的飞行状况如何?是否按照地面飞控人员的指令准确实施预定动作?各系统是否工作正常?获悉这一切,都要靠飞行器下传的数据来判断。张祖丽所在的遥测岗位,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与这些下传数据打交道。
“飞行器通过无线电波下传的数据是一堆由0和1组成的源码。我们要破译这些源码,通过复杂的公式计算和曲线拟合等方式,将它们变成一个个准确的遥测数据,实时呈现在监控显视页面上。”张祖丽告诉记者。
打开监控显示页面,数传、热控、电源……17个飞行试验器分系统的监显页面依次呈现在记者眼前,每个分系统都包含成百上千个遥测参数。在张祖丽眼里,这些分系统就如同“嫦娥”的一个个器官,那成百上千的遥测参数就像是组成器官的一个个细胞。而她,就要像一个医生一样,时刻把脉“嫦娥”,关注、呵护这些器官和细胞的健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之前任务相比,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遥测数据种类更多,格式更为复杂。要想有效把脉“嫦娥”,必须得有“利器”,得靠过硬的手段。
“就像医生技术越高超、医疗设备越先进,检查结果就越准确,治病效果就越好一样。”张祖丽告诉记者,她们岗位的最累、最难的工作就是在任务前积累好自身,打磨好“利器”。
这次任务,张祖丽带领遥测团队,为准确把脉“嫦娥”量身打造了三大“利器”:遥测数据快速处理,故障快速诊断和信息快速监控。它们的实现是基于海量参数信息的标准化装订、测控故障的形式化描述和飞行器飞行状态的预示告警等技术。中心软件室副主任苗毅评价说,三大“利器”不但使得测控应用软件技术得到了飞跃,也极大的促进了北京中心数据处理与应急处置飞控能力的提升,提高了中心在多模式、大时延条件下的遥测信息的深度挖掘与综合应用水平。
“利器”虽利,然而,在张祖丽的心里,最有价值的却是她带领团队完成的另一项工作:遥测信息的抽象化描述和归一化处理。
就像铸剑师事先打造出剑模一样,不论是铸铁剑还是铜剑,只要把相应材料熔化浇铸到剑模里就行。她们完成的这项工作就是为探月工程打造遥测模具。以后不论任务怎么变,只要把配置信息改为对应任务的配置,她们的遥测处理软件就能很快完成任务自适应。这对提高任务备战效率,无疑巨有重要的意义。用张祖丽的话说就是:“我们遥测岗位的任务备战效率从工业化时代阔步迈进了信息化时代。”
创新的背后,是张祖丽的点点心血、滴滴汗水。
为尽快完成三大“利器”的软件开发和测试,作为技术负责人,张祖丽带领团队翻破了一本又一本技术方案,查阅了一摞又一摞编程资料,每天不停地编程、调试,再编程、再调试……那段时间,她像着了魔似的,带领同事们与时间赛跑、与进度较劲、与数据作伴、与程序共舞,连做梦时想着的都是一个个遥测数据、一行行程序代码。
为尽快解决联调演练中发现的技术问题,她经常像颗钉子一样钉在飞控大厅的机位上。任务前,记者到飞控大厅对她进行采访,在不到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因科技人员找她商讨问题而中断了8次。最后她只能十分歉然的让记者下午晚点再过来。等到下午4点多,记者再次来到飞控大厅时,同事们正赶张祖丽回家。细问下才知道,她中午饭还没吃,从早上一直忙到现在。
张祖丽总说执行任务比准备任务要轻松。然而,大家都知道那只不过是她自我减压的一句话。如今,我国第四次探月任务征程方启,地月之行万里路,作为“嫦娥”姑娘的把脉人,她怎么可能轻松下来。从清晨到黎明,从日落到日出,嫦娥奔月征程上,那个瘦削的身影一直不停的忙碌着……(记者吴月辉 马丽 通讯员祁登峰 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