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忧悉尼劫持案扩大化 反伊思潮增加袭击可能
在激烈的交火导致两名人质和枪手死亡后,长达近17个小时的澳大利亚悉尼劫持人质危机终于在16日凌晨结束。澳大利亚所有联邦政府机构当日下半旗,对两名无辜人质死亡表示哀悼。尽管澳反恐专家和穆斯林团体都倾向认为事件可能是劫持者莫尼斯“独狼”式的行动,但这种解释并未让澳大利亚感到安心。澳总理阿博特称,劫持事件是澳大利亚与恐怖主义的一次“遭遇战”。长久以来一直自称为“令全世界羡慕的和平、和谐的国家”的澳大利亚人一下子被劫持事件动摇了平静的内心。这一事件也震动了整个西方,随着中东移民增多,近年来西方越来越担忧被“伊斯兰化”,一向警惕仇外的德国近些天接连发生“爱国欧洲人反对欧洲伊斯兰化”游行。德国政治学者对《环球时报》称,由于一直带着恐惧和敌视的眼光看待伊斯兰教,这使西方世界陷入“越反越恐”的恶性循环。
与恐怖主义的“遭遇战”
“这是一起骇人听闻的、丑陋的悲剧”。《澳大利亚人》报16日称,近17个小时的悉尼劫持人质危机最终以悲剧收场:除了劫持者外,还有两名人质死亡,另有6人受伤。当听到有两名人质遇害的消息后,早晨醒来的澳大利亚人感到悲伤。大批悉尼市民纷纷将鲜花摆放到案发的咖啡馆门外。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夫妇也到场献花。
阿博特16日早上在国家安全会议上发表讲话称,劫持事件是澳大利亚与恐怖主义的一次“遭遇战”。他说,目前各种猜测很多,要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及其背后的原因仍需时间。但“我们所知的是,劫持者是警方早已熟知的一个人。他有长时间暴力犯罪的历史,具有极端主义思想,精神上不稳定。”他说:“很不幸,在我们的社会里确实有一些人卷入有政治目的的暴力事件。”阿博特说,政府将彻底检视此次劫持事件,并总结教训。
在16日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中,多数都对劫持事件表示哀悼,并用大篇幅报道两名被害人质的英勇表现,据称两名人质是因为舍己救人而被害,但也有媒体对解救行动表示质疑。澳大利亚新闻网称,由于在警方的解救行动中有两名人质死亡,不少人对解救行动表示质疑,包括警方选择的时机是否合适,以及行动中有无失误等。
《悉尼先驱晨报》称,针对外界的质疑,在16日的记者会上,新南威尔士州副警察总长伯恩不肯说明两名人质是不是被枪手打死,也不愿证实有媒体报道的被害人质之一、咖啡馆经理约翰逊是在与枪手搏斗时被打死的说法。有媒体问,警方是否因为他们看到或听到咖啡馆内发生的情况才决定冲入咖啡馆时,伯恩称,他们听到咖啡馆里传出“疑似枪声”,担心人质已经遭遇不测,因此启动紧急行动计划提前行动。伯恩要求人们“相信专业人士的判断”,并表示“由于正在进行调查,因此不能就事件讲太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战略战术教研室主任樊守政16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的反恐形势日趋复杂、严峻,恐怖威胁呈现高发态势。劫持事件本身的解救风险就很大,特别是对涉及恐怖主义的劫持事件而言,做到成功解救困难极大,因为恐怖嫌犯带有既定的政治诉求,以死为要挟和代价,比如慕尼黑惨案和别斯兰人质劫持事件等都是如此。这次悉尼劫持事件在解救过程中出现伤亡是可以理解的。
法国《费加罗报》称,世界各大媒体都直播了澳大利亚这次恐怖劫持事件,这对当地商业环境会构成巨大冲击,外界也因为此次行动中澳大利亚警方的表现,担心其是否能经受得住更大规模“圣战”的考验。(环球时报驻外特约记者 王磊 纪双城 黄培昭 青木 陶短房 记者 王 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