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日对朝监控:日本靠先进设施 韩国擅人工情报
在经过多轮谈判后,美日韩终于在29日签署《韩美日关于朝鲜核与导弹威胁的情报交流协议》。尽管韩国与日本都异常关心朝鲜的核动向,并各自拥有一套对朝监视体系,但也都存在缺陷。随着情报交流协议的签署,两国有可能相互取长补短。但不能否认的是,作为日韩情报交流不能绕过的中间环节,美国才是这个协议最大的受益者。
日本硬件设施更先进
韩国《中央日报》称,与北约多边军事合作相比,美日韩军事情报合作既复杂又敏感。新签订的三边协定更像是美韩、美日情报协定的“再集成”,即美国分别与日韩形成双边情报联盟,日韩涉朝情报由美国汇总后再“筛选分配”给日韩。美国希望日韩能发挥各自优势,提供可相互印证和补充的情报。
在对朝监视方面,日本的硬件设施明显占有优势。韩国国防部承认,日本现有4架E-767早期预警指挥机和13架E-2C战术预警机、6艘宙斯盾驱逐舰以及光学侦察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等尖端情报装备,而且与美国作战系统基本实现联网运行。尤其是太空侦察卫星一直被日本作为监视朝鲜核动态的重要工具,尽管多颗日本侦察卫星曾遭遇失灵和提前退役,但都未打消日本发展太空侦察能力的决心。
而在人力侦察方面,日本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韩国迫切希望日本提供“在日朝鲜人总联合会”(朝总联)帮助朝鲜发展核武器方面的情报。日本情报机关称,从上世纪80年代起,朝总联向平壤输送了武器开发必需的软硬件和原材料,包括大量与集成回路、高级运算电脑相关的尖端技术。韩国“自主国防”论坛代表申仁均也宣称:“朝总联曾于1994年帮助向朝鲜提供导弹固体燃料制造中所需要的粉碎机、火箭推进剂原料等。”但对于这些情报,日本始终拒绝向韩国提供。
不过也有韩国情报官员认为,日本岸基远程雷达、电子监听站及卫星、侦察机等平台在对朝监视时能力有限,例如“日本光学侦察卫星可分辨地面60厘米的物体,但需要定时调整摄像头位置,因此无法保证对各个角落进行全天候拍照”。
韩国人工侦察是强项
韩国也建立了一整套从水下到空中的对朝监视体系。其中代号“金刚”和“白头”的两种侦察机分别负责拍摄朝韩“军事分界线”以北图像和截取朝鲜军方的无线电信号。不过这两种侦察机都存在出动率不高、监听效果不好的缺陷。此外朝鲜导弹与核设施距离分界线较远,为弥补探测距离的缺陷,韩国决心引进美国的“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可从边境地区对朝鲜全境实施监控。
与日本相比,韩国对朝监视的强项是“人工情报”,因为同文同种的缘故,韩国国防部、国家情报院等机构都有实力雄厚的对朝情报网络。例如韩国国防部下属的“777部队”(或称“5679部队”)在侦听和破译朝鲜无线通信方面具有特殊优势,1998年12月18日,正是韩国“777部队”通过监听朝军加密通信,得知一艘朝鲜半潜艇从南浦出港,先绕远路在靠近日本的公海上进行粮食和淡水补充,然后再北上丽水,“777部队”随即向将情报反馈给国防部情报本部,令韩国海军巡逻舰拦截成功。此外,韩国国家情报院在部分国家拥有庞大的特工网。利用在哈萨克斯坦布设的“情报暗线”,1999年韩国率先曝光哈萨克斯坦国防部以废铁的名义向朝鲜出售40架米格-21战斗机的消息,韩国国家情报院还把相关文件转交美国国务院,借助美国向哈萨克斯坦施压。这件事至今仍被韩国情报界视为对朝暗战的经典案例。
日韩会交换哪些情报?
按照协议规定,美日韩交流对朝情报的模式是日韩防务部门将掌握的情报提供给美方,然后在征得提供者同意的情况下,由美方将情报提供给需求方。在此过程中,韩日不会直接交流情报。据韩联社披露,韩方准备与日方分享的涉朝情报属于二级和三级军事机密。按照韩国《军事机密保护法》的分级,二级密内容包括集体安全合约细节、秘密军事外交、战略武器(含导弹)使用准则及诸元、对间谍可疑人员实施暗查或侦察工作细节等,而三级密涉及战略武器(含导弹)的存放设施及运送计划、军用隐语等。韩国国防部称,未来三方共享情报机制还会进行深入协商,例如在何种情况下及时提供情报、提供何种情报等都需要详细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