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失踪1年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专家:或不乐观
一年前的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起飞后不久与地面失去联系。紧接着,或许是人类民航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搜索行动拉开帷幕。时至今日,人们仍在寻找这架飞机的下落。在MH370失踪一周年之际,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都表达了不放弃搜索的决心。而比种这表态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找到这架飞机,以及如何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还有几大待解悬疑
就在MH370失踪一周年,法新社8日提出关于MH370仍待回答的六个疑问。其中包括“客机搜寻进展如何?”“目前是在正确的区域搜寻吗?”“若找到MH370,将会采取何种措施?”等问题。
据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网站的资料称,目前,搜索区域被限制在澳大利亚西部弗里曼特尔以西印度洋上的窄带状区域。根据最初的计划,整个搜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大约1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海底测绘,第二阶段则对海底测绘中确定的重点区域进行更为精确的搜索。而目前4艘搜救船只的声呐绘制了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图,然后又对其中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精搜。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对媒体说,搜寻船已完成2.6万平方公里海域搜寻,约占“全部搜寻范围”的44%。目前气候条件较好,“我们会发动所有4艘搜寻船投入搜寻工作,每天保证完成1%的搜寻,希望能在今年5月完成全部搜寻。”马方表示,“如果到5月底,我们完成6万平方公里区域的搜索时,仍没有发现飞机,那时候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搜索区域,我们不得不讨论未来我们应该做什么。”
澳大利亚副总理沃伦·特拉斯上周说,如果5月底前找不到飞机,对策选项之一是把搜寻范围扩大到现有区域的周围。
搜索难度依然很大
中国航空专家王亚男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各方都有决心并持续投入力量进行搜索,但短期内结果不会很乐观。因为,在失踪的第一时间,没有获得飞机的准确位置信息,所以只能在一个非常大范围内一点一点排查,时间越久,难度也就越大。
首先是装备不够用,虽然各国都投入大量装备进行搜索,但在4000-6000米的深海中,想要进行海底测扫作业,只能依靠科研型的专业装备,而一些海军作战的装备很难达到这个深度,各国的科研级装备数量有限。有效的装备数量有限,再加上缺少准确的定位数据,所以不得不在广泛的海底区域进行摸排作业,就相当于在一个非常巨大的黑暗房间里一寸一寸地找东西,难度非常大。随着时间推移,大块的机体残骸有可能被海洋生物覆盖,这使外形、轮廓的辨识会更加困难。
王亚男认为,各国专业装备之间的协调、管理难度也很大,必须把海图做得非常精准,才能实现各个板块的无缝扫描。
澳大利亚运输安全局专家委员会主席马丁·多兰认为,这次搜索正变得更加困难。从澳大利亚的港口起航抵达搜索区域往往需要6到7天,还经常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而目前船只每小时的推进速度只有3公里。
新的改变悄然进行
和搜索失踪的MH370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这类失踪事件不再发生。据美联社报道,国际民航组织上月试行新的条例,要求航空公司每15分钟通过雷达或者卫星更新其飞机信息。相比较之下,此前的标准是每30到40分钟更新一次。报道称,这一条例还要求18座以上的新型飞机在制造时装备自动传输其位置信息的系统,一旦飞机像MH370那样偏离飞行轨迹,就会每分钟传输一次它自己的位置。该规定预计从2016年11月正式实施。
马航首席执行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马航开始在本公司的一些飞机上使用间隔10分钟通报飞行主要参数的系统。澳大利亚副总理沃伦·特拉斯1日在澳国会大厦宣布,澳大利亚从2月初开始已经在部分国内航班中率先试验一项新措施,对飞越海洋区域的飞机进行更密切的跟踪,越洋客机将每15分钟向卫星发送包含飞机位置、速度、高度、航向等信息的数据。
此外,航空工业部门也在讨论让黑匣子更容易被发现的提议。空客公司计划为其部分飞机安装能够弹射出机身并能漂浮的黑匣子。欧洲航空安全监督部门已经要求黑匣子的电池寿命从最短30天延长到90天。
王亚男表示,像MH370这样的严重空难会对整个行业的安全带来积极推动。澳航采用的定位技术并不是多先进,只是有些公司对于安全性更加关注,所以愿意在成本上做出一些让步,率先采用。通过法规强制推行相关技术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在这段法规真空期,可能会成为航空业界竞争的手段,哪家航空公司安装了监控装置,消费者会更倾向于乘坐这些公司的航班。(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记者 刘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