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代表:实现部队训练由驻地为主转向基地为主
聚焦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集思广益 ——解放军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发言摘要
3月12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团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马伟明等8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围绕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推进实战化训练等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马伟明代表——
推动国防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近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强力推动下,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海军工程大学某所所长马伟明代表谈到,当前,推动国防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面临着制度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障碍,必须尽快解决。
为此,马伟明代表提出三点具体建议。一是坚持军民协调共进,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国家层面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建立“一站式”审批体系,统一领导、统管资源、统筹协调。在法规体系上,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立法进程,尤其要加紧推进核心法规的制定。在交流合作上,重点选取部分军队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产业基地。二是坚持军地人才共用,完善军队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国家层面优秀人才信息库,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协作区,深度挖掘人才资源潜力。
“三是要坚持强化竞争共赢,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马伟明代表说,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上,应进一步扩大信息发布范围,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上,改革完善招投标制度和军品合同制,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在高端技术应用上,坚持“谁先进就选谁”,确保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国防和军队建设。
刘振立代表——
推进实战化训练向纵深发展
陆军第38集团军军长刘振立代表在发言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上下坚决贯彻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大力加强实战化训练,真练实备氛围日益浓厚。但从调研情况看,推进实战化训练向纵深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
刘振立代表建议,抓紧构建信息化作战理论和法规体系,把实战化训练的依据和标准立起来;改革军事科研组织方式,强化作战法规建设的重要地位;抽组联合试验部队,强化作战法规建设的实践支撑;重构作战条令体系,强化作战法规的主导作用。要优化训练资源配置,把实战化训练的环境条件构设好。整合训练场地,统筹规划军用房地产和训练场资源;顺应基地化训练趋势,调整训练基地布局,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大型训练基地体系,实现部队训练由驻地为主向基地为主转变。提高训练消耗标准,在发展模拟仿真训练的同时,加大训练投入,缓解保障矛盾。
“要改革训练体制机制,把实战化训练的组织管理搞坚强。”刘振立代表谈到,应在军委层面设立训练监察部门,在军兵种实行训考分离体制,整合作战与训练部门,适应联战联训一体化要求。应抓紧健全战训一致的考评机制,多采取临机战备拉动和全过程实战化演习的考评方式,全面检验评估综合作战能力,促进实战化水平整体提高。
郝高潮代表——
深化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强国强军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国防动员全面发展的根本举措。济南军区联勤部副部长郝高潮代表在调研中感到,当前,我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势头总体不错,但在融合深度、层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为此,郝高潮代表建议,切实强化各级党政领导融合发展的理念,以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为重点,每年组织1至2期军民融合发展专题班,把军民融合发展落实情况作为党管武装述职和各级政府向人大工作报告的内容。建立健全军地一体、高效顺畅的组织领导机制,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将国民经济、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各专业系统的职责统归到地方政府,由各军区向国家国动委提出动员保障需求,由国家国动委分解下达给各省抓好贯彻落实。
郝高潮代表说,要研究制定军地兼容、军民通用的标准规范,由军队和行业系统在国家标准委员会指导下制定本领域的标准,扩大国标在军品生产领域的应用范围,在军民通用企业中推行单一标准规范和质量体系。要加快依法动员建设进程,以《国防动员法》为基本依据,尽快制定完善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动员领域专项法规。
蔺阿强代表——
着力纠治“五多”问题
第二炮兵某旅装备部部长蔺阿强代表在发言中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各级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要求,认真纠治“五多”问题,但从部队实际情况看,“五多”确实是个痼疾顽症,解决起来有个过程,有一些现象应引起高度警觉。
蔺阿强代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分析了“五多”顽症久治不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解决‘五多’顽症,最根本的是把习主席重要指示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蔺阿强代表说,要用战斗力标准逼退“五多”,凡是对战斗力有利、能为打赢服务的要坚决照干,反之则坚决剥离、剔除和杜绝。要用深化改革、优化编制体制根治“五多”,大胆放手还权于部队、还权于基层,做到该哪级负责的就哪级负责、该哪级管的就哪级管。要用依法治军管住“五多”,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按制度办事办文办会,按条令条例履职尽责,建立计划、审批、执行等机制,对各级工作组、各种文电、各类会议等划出硬杠杠。要用严格检查监督“五多”,分类建立动态监控和信息反馈相结合的检查评估体系,通过上级检查、本级自查、基层倒查,拉起消除“五多”的“高压线”。要用优良作风减少“五多”,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搞好经常性警醒反思和作风整改,设置实在管用的考核指标,与干部任用、单位创先紧密挂钩,形成聚焦打仗、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
(余金虎 本报记者 尹 航 欧阳浩)
专题:2015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