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评中国阅兵“十大杀器”:东风21D位列榜首

2015年09月07日 09:16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阅兵式上的“东风”-5B洲际导弹方队。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9月4日发表了于泽远的题为《大阅兵展示“十大杀器”》的文章,编译如下:

  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通过北京天安门广场。这些装备都是中国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84%是首次在阅兵中亮相,包括新型坦克、新型火炮、新型导弹、新型战机和无人机等等。这显示,在2009年国庆大阅兵后,中国军队的装备又迈上新的台阶。

  同时,阅兵装备方队首次以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防、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六个作战模块编组,打破了以前阅兵按照陆、海、空、二炮等兵种进行编组的惯例,彰显解放军作战理念的变化,也预示着解放军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改革。

  北京有关军事分析人士指出,阅兵展示的新式武器显示,解放军的装备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军队之间的差距正进一步缩小,有些武器如“东风”-21D导弹甚至在世界领先。与2009年阅兵时相比,解放军战力又有大幅提升。

  如果以美国、日本等强国以及台湾为潜在对手,北京这次阅兵所展示的装备中,最具亮点的有以下10种:

  一、“东风”-21D反舰导弹。“东风”-21D是中国专为打击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水上目标而研发的一款导弹,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中程反舰弹道导弹。该型导弹最大射程约1700公里,可从移动平台上发射,具有精确度高、变轨能力强、突防能力强等特点。美国海军将“东风”-21D称为“海战规则的改变者”,认为该导弹可能使中国具备将美国航母战斗群“拒止”在中国核心利益范围之外的能力。美国国防部认为,中国正在实施以“东风”-21D导弹为依托的“区域拒止战略”。

  二、“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东风”-26是中国新一代通用中远程弹道导弹,主要满足对太平洋西部关岛等重要军事基地进行远程精确打击的需求,也可打击澳大利亚达尔文基地。“东风”-26导弹既可携带常规弹头,也可携带核弹头,能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被解放军视为新型“杀手锏”武器。

  三、“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A是一种三段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首种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也是中国第二代战略武器,射程超过1.1万公里。与其前辈“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31在射程、打击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四、“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B是改良后的“东风”-5导弹的新产品,2006年成功试射。“东风”-5B射程达1.3万至1.5万公里,打击目标涵盖全球任何地区,能携带多枚核弹头,命中精度500米左右,突防能力强、毁伤威力大,是中国核武库中的“压舱石”。

  五、“东风”-10A(“长剑”-10改进型)巡航导弹。与“长剑”-10相比,“东风”-10A外形变化很大,性能有明显提升。该型导弹的外形、性能与美国BGM—109“战斧”导弹比较接近,射程达2000公里,既可对固定地面目标实施打击,也可对移动的船只实施突击。

  六、“鹰击”-12反舰导弹。“鹰击”-12射程约400公里,可通过更换导引头的方式,执行反舰乃至反雷达作战,打击方式灵活。

  七、轰-6K战略轰炸机。轰-6K是中国空军进攻作战的核心力量,可以从相对安全的中国内陆基地起飞,最大航程达8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则超过3500公里。以所载远程巡航导弹“东风”-10巡航导弹的打击范围,轰-6K在中国边境地区就可以威慑包括关岛美军基地在内的广大地区。

  八、运-9系列指挥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运-9外观上并不起眼。但在阅兵中占据了好几个型号和类型,包括空警-200、空警-500预警机以及指挥机、电子战飞机。这意味着中国海空军预警、指挥系统等几项关键作战能力的跃升,每一项都使整体战力倍增。

  九、“红旗”-10近防武器系统。“红旗”-10舰艇防御导弹武器系统,可有效拦截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对付海上、空中和陆地对舰艇发起的饱和攻击。“红旗”-10性能与美国舰载近防系统“海拉姆”相近,显示中国装备正紧追世界潮流。

  十、武直-10攻击直升机。武直-10性能据说接近美国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武直-10主要用于反装甲作战,它对提高中国陆军现代化作战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