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特战连长跳伞救战友牺牲 曾擒眼镜蛇喝血止渴(图)

2016年04月19日 08:1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特战连长

  ——追记陆军第21集团军某特种作战旅特战三连连长吴建

  ■侯国荣 相双喜 朱江伟

  题记:2015年7月6日,陆军第21集团军某特种作战旅特战三连在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组织武装伞降训练时,突发两伞相插特情——连长吴建的伞衣与战士水生岩的伞衣紧紧缠绕在了一起。在只能保全一伞的生死关头,吴建主动放弃飞掉主伞和打开备伞的机会,果断与小水伞衣分离,不幸极速坠地,英勇牺牲,年仅30岁。吴建的事迹在军营内外引发强烈反响,《伞魂》《他把微笑留给蓝天》《飞去的伞》等追思文章,在人民网、中国军网、搜狐等600余家网站推出,网友发帖、跟帖达120多万人次。在烈士骨灰返回家乡途中,江苏省如东县1万多名群众自发手捧鲜花,拉着“迎接英雄回家”“英雄一路走好”等横幅前来吊唁,追思这名用生命书写担当的特战连长……

  一、“成为一名特种兵,就要像狼一样有勇有智。”

吴建生前与战友在特战课目训练中的镜头。

  选择当特种兵,源于吴建儿时的英雄情结。从吴建懂事起,他最崇拜自己的爷爷。爷爷是抗战英雄,他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爷爷一样上战场当英雄。吴建热衷于体育、武术,初中毕业即进入体校学习。17岁那年,正在读高中的他得知驻地征兵的消息后,蛰伏在心中的军人梦想一下子被点燃了,悄悄瞒着父母报名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特种兵,就要像狼一样有勇有智,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这是吴建入伍后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话,也是他精武强能当“狼头”的矢志追求。

  那年数九寒天,吴建所在旅参加“红蓝”对抗演习战局胶着。经过集智研究,旅长王炳军打出了一张手中的“王牌”——由特战三连对“敌”指挥所实施破袭,给“敌”心脏致命一击。

  “诱狼行动,开始!”黎明时分,在冰天雪地里集结待命的特战三连接到作战指令。野战指挥所里,“群狼”集中研究行动方案,大家争得脸红脖子粗。“我建议,抄近道走大路,发动闪电突袭!”“这样不妥,敌人肯定会重点设防,闹不好就钻了敌人的口袋,造成全军覆没。”作为“诱狼行动”的总指挥、特战连长吴建已是连续两天“脑没停、人没睡”,他站在作战地图前不断地写写画画,反复酝酿行动方案。“这次行动,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晨曦微露,吴建拧成麻花的脸终于舒展开来,他迅速在作战地图上标出主攻轴线——两个鲜红色的大箭标拖着长长的尾巴,戳向“敌”指挥所。

  “路远难行,绕行了60多公里。哎呀,我咋没想到呢!”特战三连指导员苏慧杰恍然大悟:“这一招够狡猾的,舍近求远攻其不备,肯定够敌人喝一壶的!”行动方案明确,吴建率特战三连的官兵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奔袭还不到5公里,突然,六七级的寒风裹着漫天的雪花呼啸而至,给特战三连官兵出了不少难题。

  60多公里武装奔袭,敌情一路不断。“风大雪急,连路都找不到,怎么办?”“不好,走到绝路上了!”当行进至贺兰山某地域时,先头勘察路线的几名特战队员发现,连队在暴风雪中迷路了,被一处悬崖峭壁挡住去路。闻讯,吴建异常冷静,他仔细对照地图研判,折返绕行必将延误战机,只能翻过悬崖直插“敌”指挥所。“嗷——嗷”子夜时分,伸手不见五指的荒漠中隐约传来饿狼低嚎声,令人毛骨悚然。“不入狼穴,焉得狼子。迅速攀崖,执行!”吴建当机立断。这时,几名脸色铁青、胡子拉碴的特战队员抢先站了出来,申请打头阵。“论攀岩技能,你们哪个技术比我好?我是连长,我先上!”吴建不由分说,立刻背起绳索,三步并作两步,快速接近崖壁,身如飞燕向上攀爬起来。不一会儿,特战三连抢“敌”一步翻越这座被称为“断魂崖”的绝壁,赢得了攻击的主动权。“连长你受伤了?”这时,卫生员小王发现吴建的迷彩服染有血迹。原来,吴建攀岩时,胳膊肘上和膝盖上被乱石划出了好几道血口子。“一点小伤,没必要大惊小怪的!”经过简单包扎后,吴建带着“群狼”继续奔袭。

  “就地隐蔽!”夜半三更,在吴建的带领下,特战三连官兵神不知鬼不觉已摸到了距“敌”指挥所不足1公里的地方。而后,吴建带领侦察分队小心翼翼隐蔽搜索前行。“停!”侦察分队前行了不到500米,吴建紧急示意。原来他通过雪地脚印敏锐地发现,“敌人”设置了游动哨和暗哨,“敌暗我明、形势不利,一个个消灭肯定来不及,而一旦出手弄出声响,就会彻底暴露。”“嗷——嗷”急中生智,吴建再次模仿起狼嚎,想投石问路,探明敌情。果不其然,不一会儿“敌人”结伴向“狼嚎”方向而来。“上!”还未等“敌人”反应过来,吴建带领特战队员如同猛虎扑食般消灭了“敌”人。

  攻击行动开始了。“全歼恶狼!”吴建下达行动指令。随后,他迅即带领侦察分队兵分数路摸到“敌”指挥所两翼,如法炮制发出阵阵狼嚎以便吸引“敌人”,并四处开枪扰乱“敌人”的判断。顿时,“敌营”阵脚大乱,而这时苏指导员带领的主攻力量快速直插敌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了“敌人”的指挥所。等到“敌”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吴建早已带领特战三连官兵趁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这次“诱狼行动”吴建一战成名。“打仗有狠招,招招打在‘敌’七寸上!”旅政委杨岳辉由衷感叹说:“本次行动,吴建立了头功,为全旅首战告捷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要成为敌人眼中的魔鬼、战士眼中的狼王,拼死也要练出个好样儿来!”

吴建生前与战友在特战课目训练中的镜头。

  从特战尖兵再到特战连长,13年来,吴建用血水和汗水踩下了一串串精武强能的坚实足迹,书写了一名特战连长破茧成蝶、拼搏进取的血性担当。

  2007年,吴建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特战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某特战旅一营五连当排长,不久后的一次体能训练考核中,他就遭遇了“滑铁卢”。那天,营里组织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本想趁机露一手的吴建却被远远甩在了后面,“特战排长垫了底,有点说不过去!”这次考核给吴建“当头一棒”。痛定思痛,吴建重新审视自己:既然选择了特种兵,就要成为敌人眼中的“魔鬼”、战士眼中的“狼王”。

  “拼死也要练出个好样儿来!”从那以后,吴建心里憋足了劲。一上训练场,他就像脱缰的野马,疯狂地挑战自身极限:练倒功,别人连倒5次疼得受不了,可吴建连做二三十次才罢休;引体向上,吴建每次都拉得自己连单杠都握不住,手上磨起血泡钻心疼,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住;负重越野,吴建穿着沙背心,身背3支枪;他还分别向5名素质过硬的班长拜师学艺,专门进行射击、障碍、武装越野、攀登、战术等5个课目的强化训练。正是靠着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硬是“摔”出了过硬本领。不到一年的时间,吴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熟练掌握了伞降、狙击、潜水、爆破等20多项特战技能,还在全旅分队军官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中刷新了纪录;在手枪射击、狙击步枪创破纪录比武中,取得了100环的满分成绩,荣耀入列旅“天狼突击队”。

  那年3月,特种作战旅“天狼”集训竞赛展开了,经过层层选拔,吴建进入“魔鬼炼狱”般的竞赛考核。竞赛伊始,担任总教官的旅长王炳军就别出心裁来个“下马威”,全体队员负重25公斤,奔袭20公里进行“热身运动”,长途奔袭刚结束,不少人累得瘫倒在地。引体向上、武装攀登、应用射击等课目动态连考接连展开,有几名队员实在受不了这种近似“非人的折磨”,当场申请退出了竞赛,羞愧地扯掉“天狼臂章”。“即使再苦再难,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绝不放弃!”看着那几名队员离去的身影,倔强的吴建斩钉截铁地说。可是,别人不知道的是,3年前吴建就因超负荷训练患上关节炎。“天狼”竞赛的大强度超负荷运动让吴建旧病复发,每天训练,他仅靠打封闭针止痛。

  生存训练,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就地展开了。热浪滚滚的戈壁滩上,气温高达四五十摄氏度。“老天爷呀,都快把我们烤熟了!”“不好,剩下的水不多了!”队员罗存林惊呼道,谁都知道没有水意味着什么,更别说完成任务了。“别慌,我有办法!”吴建提出:蛇血止渴。“有蛇!”说来也巧,吴建话音刚落,一名特战队员便发现10米开外,一条眼镜蛇正直挺挺地扫视着戈壁滩上的“不速之客”,随时准备攻击。“小心,这是毒蛇!”吴建提醒大家。紧接着,他掏出匕首,一个箭步跃到蛇侧,一刀割下蛇头,抓起蛇身即为大家示范蛇血止渴技能。

  渴了,舔露水、喝蛇血;饿了,找蝎子、抓老鼠……对吴建来说,最难闯的“关”就是吃老鼠肉,当同行的队员冯军亮抓来两只田鼠开膛破肚,并切下鼠肉送到嘴里大嚼起来时,吴建再也忍不住,呕吐不止,接连吐了四五回,直到胃里再也没有什么可吐的东西。“据说老鼠肉是高蛋白呢,吃一块精神倍增啊!”“刀头上都敢舔血,还怕一块老鼠肉?”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吴建闭着眼睛逼着自己把鼠肉送到嘴里咀嚼起来,终于过了心理障碍这道“坎”。

  经过一个月的血与火、生与死的搏击,吴建以全优成绩夺得了“天狼勇士”头号桂冠。在集训总结大会上,吴建说:“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特战尖兵,成功的道路可能有千万条,但我认为拼搏是最关键的,也是最不能缺的力量之源。”

  三、“吴连长是特殊材料锻造的,训练起来不要命!连长的血性看得见,摸得着。”

吴建生前与战友在特战课目训练中的镜头。

  “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说起吴建,战友们一致这样评价。连长的血性看得见、摸得着,留在他身上大大小小20多处伤疤就是最好的见证!

  刚担任连长那年,吴建带队执行侦察袭扰任务,快摸到“敌”阵地时,却被“敌”侦察分队发现并包围。面对短兵相接的“敌人”,吴建大吼一声“跟我上”,带着突击队员猛打猛冲开辟通路,很快撕开了“敌人”的首道防线。这次突袭,让吴建身上多处“中弹”。战友们戏称:“那次战斗,连长一下子收获了5枚‘军功章’。”其实,在吴建13年的军旅生涯中,像这样的“军功章”他的身上多达26枚。

  “吴连长是特殊材料锻造的,训练起来不要命!”战士李阳回忆说,2013年初,吴建作为旅里参加全军特种兵比武的种子选手,备战集训时不慎扭伤了脚,右脚踝肿得像馒头,走起路来疼得他直咬牙。吴建在医院静养了没几天,就坚持要出院,被医生拦了下来。第二天,吴建趁人不注意,悄悄离开了医院,并留下纸条:“身上要是没点伤,不算合格特种兵,关键时刻绝不当逃兵!”归队后,在训练突入营救课目时,为了隐蔽接敌、出其不意,吴建低姿匍匐前进,但由于右脚尚不灵活,腿部不慎被地上突出的尖石划出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鲜血染红了裤腿。可他全然不顾,直到抓获最后一名“敌人”。训练结束,前来处理伤口的医生指责吴建说:“为了夺荣誉,你连命都不要了!”吴建却说:“这点儿小伤算个啥,为了咱特种兵的荣誉流点儿血,值!”后来,这条伤口变成了一道疤,再次光荣留在了吴建身上。

  “视荣誉高于生命,面对强手敢亮剑,吴连长是我最敬佩的人!”说起吴建,战士罗存林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那年,吴建赴土耳其参加特种作战联训联演。一天,参加水下特战进攻的各国特种兵骨干正往海边开拔。吴建作为中国代表队的一员,也和这群特战精英们一样,即将挑战水下进攻最危险的训练课目——“蛙人”潜艇爬管。“蛙人”训练,需深潜水下30米,将承受比地面大4倍多的压力。稍有闪失,轻则耳膜穿孔,重则七窍流血、窒息而亡。在前几次的集训中,有不少国家的参训学员主动放弃了这个被称为“死亡之墓”的训练课目。

  “此项训练课目有生命危险,敢不敢挑战?”“报告,我参加!”教官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大喊,所有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国特战队员身上。他就是吴建!“你行吗?”教官满脸质疑。“我行!”吴建毫不犹豫。他迅速背好25公斤重的潜水装置,“哧溜”一下钻入海水中……随着下潜越来越深,体表温度持续下降,水压持续增加。到达海底深处时,巨大的压力致使吴建的耳膜和心脏产生剧烈的疼痛,眼珠子有种往外“蹦”的感觉,导致视线模模糊糊。尽管这样,他还是死死盯着鱼雷管模拟器的方位,生怕行进偏离方向。吴建找到鱼雷管模拟器,一把抓住“小鲨鱼”的嘴,慢慢挪了进去,漆黑、阴冷、高压,瞬间一齐袭来,一种未知莫名的力量紧紧将他全身包裹。胸闷难耐,呼吸困难,恐惧随之而来。

  呼吸、深呼吸,吴建加快了呼吸频率,身上的痛苦症状却丝毫未减。那一刻,吴建觉得自己已经走向死亡边缘;那一刻,吴建依然没有忘记教官的示范,他忍着剧痛,全力抠着管槽艰难前行,短短的鱼雷管模拟器,吴建足足爬了27分钟!当吴建冒出水面时,沙滩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较量仍在继续。几天后,一场手枪速射竞技再次展开。为了考验中国队员,比赛使用的是外军提供的“格洛克”手枪,对20米开外直径10厘米的隐显铁盘进行速射,每人10发子弹,比精度、比时间,谁优谁获胜。面对这一本不公平的比赛,某国特战队员满脸挑衅,“我要和中国吴建一比高下!”比武开始,“叭、叭!”吴建第10枪命中最后一个铁盘时,这名外国特战队员才打到第8个靶……经过3轮“PK”,吴建以绝对优势赢得了外国队员的尊重。

  集训结束,教官主动伸出大拇指向吴建表示敬意,并拍着吴建的肩膀说:“小伙子,真不简单,你是最优秀的特战学员!”

  四、“训练与实战究竟有多远?真正的特战队员不能被条件所限制。”

吴建生前与战友在特战课目训练中的镜头。

  “瞄准目标,狙击一组,打!”一声令下,百米开外的靶壕前,吴建手持托着鸡蛋的“勺子”,组织特战队员进行“信任射击”课目的训练。“报告,我不敢开枪,万一打偏了,伤着连长怎么办?”轮到新战士彭书凯射击时,他持枪的双手不由自主地发抖,迟迟不敢扣动扳机。“锁定目标,歼灭目标!”吴建提高嗓门给小彭壮胆。“叭!”彭书凯果断扣动扳机,只听“嘭”的一声枪响,连长“勺里”的鸡蛋在空中开花。“好!命中靶心!”从打“假人靶标”再到打“真人靶标”,像彭书凯一样,特战三连的每个官兵,在一次次吴建的“以身示靶”中,逐步克服了心理障碍,练就了“一枪毙敌”的真功夫。

  “枪响半秒钟,枪下几年功”。吴建敢于当“活靶子”,源于他对连队每一个特战队员科学训练的自信,源于他对战友们兄弟般的绝对信任。为练就特战队员的“火眼金睛”,吴建带领狙击手每天进行“穿针引线”式训练;为练就“全天候耐力”,吴建有意选择风天、雨天、雷天、雪天,带领特战队员苦练战场适应能力;为练就“一枪爆头”的硬功夫,吴建组织特战队员苦练不同气候、不同风速、不同温度、不同气压下精度射击。

  让特战队员吴阳记忆犹新的是,在贴近实战科学组训上,吴建总是屡出奇招。狙击步枪实弹射击,吴建将靶标设在210米、260米、320米等不同距离上。有战士私下里嘀咕:“不知道今天连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平时练的都是200米啊!”“敌人不会总出现在200米的距离上,真正的特战队员不能被条件所限制!”一席话,让参训的官兵恍然大悟。

  实弹射击正式开始。谁知,吴建并不着急让每个特战队员“开火”,而是要求所有队员趴在草丛里练潜伏。吴阳刚趴下的时候,惊起了密密麻麻一片飞虫,直往他眼鼻里乱钻,呛得吴阳喷嚏连天,不料,因操枪不稳定,他枪管上的弹壳落地了。“再加1小时!纹丝不动是对一名特战队员的绝对要求!”这时,吴建出现在他面前,黑着脸给他下命令。“我陪你潜伏3个小时!”吴建说到做到,一个匍匐卧倒在吴阳身旁,据枪锁定目标。整整3个小时,吴建趴在地上丝毫未动,令吴阳佩服得五体投地。

  “打击目标!”吴建一声令下,结果平时“百步穿杨”的神枪手,训练条件一变就“傻了眼”,有的剃了“光头”,有的勉强合格。紧接着,吴建以“训练与实战究竟有多远?”为题,组织全连官兵进行“头脑风暴”,在实战训练中锤炼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半年下来,特战三连总结出“不同天候、任意距离、任意出靶、灵活射击”的组训模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定米数”“出死靶”的训练惯例。这一组训方法随后在集团军部队推广。

  在吴建眼里没有“怕”字,只有实战与胆量,越是危险他越要往前冲。某新型动力伞训练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容易出训练事故。吴建主动请缨,请求旅里把试飞试训任务交给三连,并立下了军令状:“首飞成功,当年形成战斗力!”说干就干。吴建从连队挑选了8名特战骨干,白天练操作,晚上搞研究,很快,一本动力伞性能说明书被翻得厚了又薄、薄了又厚,累计记录了万余字的笔记。“连长,试飞吧!”有个别骨干急于求成,吴建果断制止,并提出分步分级训练法,让每个特战队员对操作要领烂熟于心。经过2个多月的刻苦训练,三连官兵人人掌握了动力伞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领,并掌握动力伞飞行的第一手资料,相继完成了大漠戈壁定点伞降、复杂天候下飞行侦察等训练任务,使动力伞当年就形成了战斗力。

  借助动力伞进行伞降突击,既是动力伞训练的高难课目,又是特种兵制胜的“杀手锏”。按照地形和气象条件,开伞高度不能低于训练大纲规定的临界高度。为了实现隐蔽突防、快速空降的目的,吴建带领伞降骨干,经过研究论证和投放假人试验,决定在大纲规定值的基础上把高度降低50米,挑战空中“死亡地带”。吴建深知,动力伞飞行高度每下降1米,特战队员就离死神近了一步;飞行高度每下降1米,战场胜算就多了一分。为提高组训的科学性,吴建把伞训平台由3米提高到5米,模拟跳伞次数由每天100次提高到200次。不到一个星期,官兵们的膝盖肿得像馒头,晚上睡觉连腿都伸不直,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起飞!”经过半年时间刻苦训练,吴建第一个驾机腾空而起,搏击在蓝天之上,拉伸、俯冲、掠地打击……他带领连队的10余名特战骨干,一口气在空中完成了10多个特战飞行动作和伞降突袭课目。

  13年军旅路,弹指一挥间。特战连长吴建把献身使命、矢志打赢的一腔热血洒在了改革强军、精武打赢的征程上,洒在了硝烟弥漫的实战化练兵场上,并将狡黠与自信的微笑永远留在了雪域昆仑之巅。

  标题书法:李铎 本版摄影:马振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