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团队7天6夜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外宾惊叹太疯狂
团结出智慧,每次试验任务,测试站精测队坚持群策群力、集智攻关,破解难题,遴选最佳方案。
某型火箭弹成功发射,记录各项飞行数据。
金秋时节,科尔沁草原千里披金、层林尽染,构成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报告主持人,雷达已捕获目标,弹着点解算中……”草原上,十二连发火箭弹腾空而起直刺长空,留下一条条壮美的弹道曲线。
这是弹箭飞行姿态精测史上又一幅经典画面——
多目标同时跟踪多台设备同时引导、多批次攻击同时监测,推动了试验鉴定模式由性能考核向作战试验考核转变;对空中5个批次5种目标进行跟踪,对13个时间节点精准掌控;对25台设备有效引导,快速捕获、精准跟踪、组网测试,实现了对多目标协同控制……
控制大厅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把原本寂静的空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被誉为“弹道线上检测师”的陆军驻吉某基地弹箭飞行姿态精测创新团队,以一流的科研技术再次创造了驰骋长空的“工匠精度”。
这是一个勇于筑梦的团队,一个敢于亮剑的集体。
2002年,该团队成立之初高级工程师冷雪冰和他的战友们在某型靶弹测量任务中,发现测量数据随速度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微小干扰,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参考的情况下,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和战友们踏上了探索之旅。
征程中很苦、很难、很孤独,需要坚韧的定力、潜心的静气,耐住寂寞、坐住冷板凳。
创新团队立下军令状:不搞清微多普勒效应不罢休!经过孜孜不倦、百折不挠的探索研究,一道道障碍被破除,一个个难题被攻克。2003年,创新团队研究的《某型雷达试验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使某型雷达捕获目标概率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精测创新是场寂寞长跑,常年奔波于大漠、高原、深山、海岛,与枯燥、单调的数据、弧线打交道,孤独和苦累在所难免。在以“分、秒、帕”对决的测试王国里,这支人才不断涌现、创新不断激活的“刀尖团队”纵横驰骋,立下赫赫“战功”。
去年,某型防御武器系统试验攻坚阶段,“全能高工”常华俊带领创新团队,经过2天2夜集智攻关,创造性运用加速度和信噪比分析处理雷达数据新方法,成功录取特征点数据,成为国内首创。
同年,某型火箭弹射程偏近一直困扰研制厂家,团队主动帮助厂家查找射程偏近原因,精准定位飞行方向与弹轴夹角过大这一主因,为厂家改进该弹种提供了主要数据支撑。
创造力有多强,赶超的步伐就有多快。面对前所未有的难题,他们一边与时间赛跑,一边与困难鏖战。
“The Chinese are very crazy(中国人太疯狂了)。”这句话源自某国外宾对团队无穷潜力的惊叹。平均年龄仅32岁的团队面对国外引进的某型雷达,在外方拒绝提供任何相关技术资料情况下,连续奋战7天6夜,成功完成5种口径,共计293发弹丸的射击与数据录取,彻底打破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
采访中,该站站长冯伟说,时代在变,创新团队人员面孔在变,可有一种精神从未改变——胸怀使命,敢于担当。
为了让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基点,团队还为每名成员量身打造个人成长“路线图”,构建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如今的11名成员中,2人获得“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9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4人被评为高级工程师,真正做到人人有绝活、个个有成果。
在院校学习控制工程的赵春霞博士,2014年3月毕业分配到专业不对口的电测队。刚开始一段时间,她不知从何入手,陷入苦闷彷徨之中。创新团队主动靠上去帮带,指导她勇敢迎接挑战,发掘自身潜力。
灯一拨就亮。在目标微动特性研究项目中,赵春霞刻苦钻研,很快进入角色,经过一年的学习研究,她成为青年基金项目《雷达系统仿真与性能评估方法研究》负责人。
12载春夏秋冬,4380个日日夜夜,这支被誉为“弹道线上的检测师”的创新团队胸怀使命担当,一路闯关夺隘,逐梦路上砥砺前行。从东北草原到西北大漠,从塞外高原到边防海岛,他们辗转科研院所、试验靶场,行程8万余公里,日复一日在电脑前分析数据,人均年加班2000多小时,平均每名成员视力下降达200度!
1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填补兵器测试领域13项空白……如今,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也成为弹箭飞行精测队“为国把关逐箭万里长空,创新攻关决胜米秒之间”的最美见证。(张永进、刘吉强、王雷、杨宇)
准备试验设备。
检测测试设备技术性能。
试验开始前,团队成员认真分析试验情况。
每次试验任务结束,技术组都要精心检测、记录测试设备的各类技术性能。
试验任务中,捕捉弹体飞行数据。
跟踪弹体飞行数据。
记录设备数据。
高级工程师冷雪冰和大家一起分析研究试验数据。
研究飞行器技术性能。
女性技术骨干撑起半边天。
与厂家技术人员一起解决难题。
调试试验设备。
检查试验设备。
一丝不苟指挥试验测试。
指挥大厅完成实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