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员升空跳伞前准备
飞机在着陆场上空盘旋,高度表显示1200米。一直紧贴舱门向外观望的助理教练陈聪向机长示意:现在起跳!
舱门打开,狂风呼地猛灌进来,记者有些紧张,而6名跳伞队员却迫不及待,脸上闪着兴奋的光彩,纷纷伸出大拇指:“看我的!”
第一个下跳队员靠近舱门,强大的气流把他身上的特技服吹得呼呼作响,可是他没有后退半步,迎着风口,手心向下扬起双臂,做出苦练了千百次的离机动作,然后跨步向前,一跃而下。强烈的高空风随即将他抛出好远,紧随其后的队员顺次跳下,瞬间消失在蓝天白云间。
当飞机降落地面,记者出舱抬头仰望,碧空之上,朵朵伞花徐徐飘下。 “第一名注意消除高度差,拉右棒,保持伞降方向……”这时,耳边传来教练员徐伟的声音,他通过对讲机发出的指令传向队员的头盔接收机。队员调整伞棒,观察方位,很快回到既定航线。30米、20米、10米……“嘭”,队员在徐教练的引导下准确无误地踩到着陆标识上。
这是5月29日八一跳伞队的一次空中跳伞训练。
绿葱葱的着陆场上,准确着陆的6名队员摘下头盔,自信的笑容堆满了稚嫩的脸庞,阳光洒在浸满汗水的红蓝特技服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6个小家伙是刚入队的新队员,今年队里特招了21人,清一色95后。”八一跳伞队副大队长兼新训队长陈军波告诉记者,别看他们年纪小,志气都蛮高,劲头可足了。
“你也许想像不到他们的每一跳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陈副大队长介绍说,新训队每天的训练量和标准比一般的专业运动队要大得多、严得多。除了体能训练,队员要苦练千百次跳垫布、挺凳子、走航线等专项科目。他们能不能留下来,第一个关卡就是看‘能不能飞和能不能跳’,之后是完成从强制开伞到手拉开伞的科目转换,“从地面到上天,从上天到‘飞天’,新队员想圆梦蓝天,要闯很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