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一日电题:界名变化露端倪 社会保障热“两会”
中新社记者张量
几经酝酿出炉的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名单上,有一个界别名称的变化引起细心人的注意,那就是为了扩大委员人选覆盖面,此次特将“社会福利界”调整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有关人士评论,这不仅是界别名称上的变化,更透露出“社会保障”话题将成为本届两会讨论的一大热点。
社会保障话题早已进入人们的视野。改革开放二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个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就业生活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境地的人群已经悄然形成。
去年“两会”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将社会各界关注的视线牵引到城市最低保障金无法覆盖的下岗职工、残疾人士、农民工等“体制外”的贫困人群身上。现今,社会保障话题,不仅成为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跨世纪话题,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七千万国有企业职工已减为五千万,意味着两千万下岗大军面临再就业,就业市场警报频闪,城市贫困人群扩大;
农民工本就是“城市二等公民”,年终又遇上黑心工头拖欠工资,绝望之际只有爬塔吊、上高楼以死相催……
这些年,众媒体也养成了习惯,一到年节就跑工棚、火车站,将镜头对准上述缺乏帮助的人们。社会保障问题也一直盘桓于政府官员的心中,更挂系在中央领导人的心中。
两个月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在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劳动保障部门将集中力量抓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权益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继续巩固“两个确保”,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大年初一,朱镕基总理慰问困难群众,强调“扩大保障覆盖面”,并殷切嘱咐各级官员要“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湖北、海南等地高层官员拒收“红包”给基层困难民众送“红包”。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开始了一个月的执法大检查。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增加就业机会,才是纾解城市贫困压力的根本。无疑,如何真正扩大就业,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如何立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将是本届两会的关注焦点。
以民生为本,以民生为己任,人民的关注与期盼正是与会代表、委员的关注与期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