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连宋会”引起岛内各界高度关注之际,台当局“国安会”官员有意抖出一条惊人的“内幕消息”,说新加坡大学东亚研究所邀请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参加今年4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10周年研讨会,并将极力促成“汪辜再会”,以恢复两岸两会商谈。陈水扁当局如此煞费苦心,如意算盘是转移“连宋会”视线,打“两岸牌”捞取选票。但台当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所谓“汪辜再会”只不过是陈水扁的一厢情愿。2月26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郑重表示,汪道涵今年没有赴新加坡的计划。
猛炒“汪辜再会”议题
新加坡大学要促成“汪辜再会”的所谓“内幕”曝光后,台当局使出浑身解数,大肆炒作。
一是把“汪辜再会”定位为“两会接触、两岸复谈的曙光”,甚至是“两岸‘三通’会谈的指标”。“行政院长”游锡堃猛吊岛内民众的胃口,说什么汪辜如能会面,意味着"寒冬过去,大地回春",未来“两岸交流将更密切、更紧密”。海基会秘书长许惠佑一方面表示“不要把汪辜二人的会面赋予两岸对谈的意义”,但强调“汪辜再会”是两岸两会恢复互动的良好契机。
二是宣扬推动“汪辜再会”的所谓“诚意”。作为受邀的当事人之一,辜振甫早已在“陆委会”的安排下,于1月底正式复函东亚研究所,表示“很乐意与汪先生再叙,为两岸关系共谱新局”。“海基会”、“陆委会”有关人员均装出“满脸诚恳”的样子,异口同声地表示“乐观其成”。“陆委会”声称“汪、辜如果愿意与会,海基会一定会派人随行”,“协助董事长”,“希望两岸尽快就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协商”。他们还极力替陈水扁脸上贴金,说台已对辜振甫出席研讨会“做好充分准备”,但强调汪、辜两位老先生都是主角,“总不能只有一个人唱独角戏”。台当局还不断通过媒体放话说,汪会长“私底下表示很想去”新加坡,大陆对台决策部门正在评估汪赴新加坡的可行性,但“有所顾虑”。其潜台词是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汪会长不能赴会,将使“汪辜再会”破局;“两会商谈无法恢复,两岸政治僵局无法打破,责任都在大陆”。
三是乘机塑造“两岸两会秘密沟通管道畅通”的假象。“总统府秘书长”邱义仁故作神秘地说,“汪辜再会”原本是海峡两岸与新加坡三方“秘密推动的重要事项”,“必须严格保密”,知情人员都很慎重,“不料最后还是坏在自己人手里”;如今消息提前曝光,“‘汪辜再会’极可能破局”,“这远比‘连宋会’更令他感到忧虑”。他还大骂“透露此事的人又不是没有脑袋,不会不知道这件事事先走漏风声的后果,怎么还会对外泄露?”这番表演的用意是为了塑造这样一种假象,即目前的两岸关系很稳定,两岸私底下一直在“就两会接触与恢复商谈问题进行沟通”;如果消息不曝光,“汪辜再会”将大功告成。
“汪辜再会”缺乏政治基础
众所周知,“九二共识”是“汪辜会谈”和两会商谈的政治基础。也就是说,没有“九二共识”,就不可能有1993年4月的第一次“汪辜会”,不可能有随后的两会商谈。李登辉赴美进行分裂活动,曾使两会商谈被迫中断。李登辉1999年抛出“两国论”,关闭了两岸协商大门,更使汪道涵会长的“台湾之行”无法成行。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甚至公开否定“九二共识”,致使两会商谈迄未恢复。此次的所谓“汪辜再会”,因为缺乏必要的政治基础,显然也不大可能进行。
事实上,祖国大陆对所谓“汪辜再会”的态度十分明确。2月20日,钱其琛副总理在中南海会见台湾“无党籍联盟访问团”时明确表示,今年是“汪辜会谈”10周年,“希望台当局明确承认各自以口头方式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以使两岸对话与谈判早日恢复”。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会见由岛内“立委”组成的“两岸科技交流访问团”时表示,汪辜两人年岁已高,需要特别注意身体的情况;尤其是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尚没有默契,汪辜两人今年度复谈的“可能性不大”。
岛内主流舆论并不看好“汪辜再会”的可行性。岛内媒体十分客观地指出,陈水扁、民进党公开否认两岸有“九二共识”,致使两岸两会接触未见有任何机会解冻,“汪辜寻求再会面的机会就更难了”。有识之士也纷纷指出,“‘汪辜再会’具有很高的政治意涵,势必需要具备成熟的条件”;但依目前两岸对恢复两会管道所持的立场来看,条件并不具备,“汪辜再会”的可能性极低。
如意算盘是为2004年选举加分
台当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岛内局势与2004年选举形势密不可分。
就岛内形势而言,“连宋会”震撼岛内政坛,未来一段时间内,“连宋配”都将是岛内的焦点。同时,各种民意调查数字也显示,2004年选举,陈水扁无论与何人搭配,都比“连宋配”的支持度少10-18个百分点。
就两岸关系而言,大陆政策议题是影响2004年选举的重要因素,也是岛内民众检视陈水扁当局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岛内工商界和民众都强烈要求尽早实现两岸“三通”,加快岛内经济复苏。泛蓝军更是以“直航”、两会商谈、开放两岸经贸等议题,质疑陈水扁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争取中间选民。
不难看出,陈水扁当局拿“汪辜再会”议题大做文章,既想转移岛内民众对“国亲合”、“连宋配”的视线,更有打“两岸牌”、为2004年选举加分的政治算计。
其一,如果“汪辜再会”成为现实,做为海基会董事长的辜振甫赴新加坡,势必有不少海基会人员随行。那么,汪辜二人的会面,显然就不是简单的“握个手、谈个话”,台当局早已赋予了“高度的政治意涵”:一是在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情况下,造成“两岸两会恢复接触的印象”。这无异于说:大陆已不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台湾在“台独”立场上没有任何退让,却达成“两会实质接触”的目的。二是把“汪辜再会”夸大为陈水扁“改善两岸关系的重大成就”,乘机塑造“两岸缓和”的假象,大张旗鼓地吹捧陈水扁“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骗取工商界和中间选民支持。
其二,由于台当局拒绝接受“九二共识”,而使汪会长缺乏赴新加坡的政治基础,民进党企图借此倒打一耙,把两岸政治僵局无法打破的责任完全推卸给祖国大陆,进而攻击大陆“缺乏善意”,制造两岸紧张,煽动民众对大陆的敌意,进一步发挥“悲情牌”在选举中的边际效应。
其三,如果泛蓝军质疑陈水扁的大陆政策及其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泛绿阵营正好给泛蓝军扣上“卖台集团”、“中共同路人”的政治帽子,以所谓“统独议题”打击泛蓝军。可以预见,随着2004年选战日程的临近,陈水扁当局将不断拿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作文章,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以“一边一国论”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因而,无论是“缓和牌”,还是“悲情牌”,都不符合岛内民众“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愿望,陈水扁骗取选票的图谋仍难得逞。
来源:人民网 作者:彭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