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9日电据今日早报报道,对于浙江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江苏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2所高校将首次拥有的5%的自主招生权,有的家长认为会使招生方式更加灵活,不失为高校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也有家长担心,自主招生学校的权力太大了,如果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会不会出现从“自主招生”变为“自由招生”,从而滋生腐败呢?
记者昨天上午从浙江大学获悉,浙大今年的自主招生试点方案已定,该校招生老师将在高考之前,对部分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进行预先选拔和测评,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学生通过笔试、面试,获得浙大预选生资格后,还必须参加高考。浙大对预选生的录取底线控制在浙大在当地省提档线下10分到20分内。浙大预选生的实际招生人数视选拔的生源质量而定,严格要求,宁缺毋滥。预选生应具有优良的个人品质,是学生集体生活中的榜样和骨干,推荐预选资格生的中学必须是省级重点中学。
对于各大名校首次实行自主招生的举措,浙大招生负责人说自己现在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主招生是浙大等名校多年选拔英才一直盼望拥有的权力。每年高考前后,浙大的一批招生老师都会奔赴全国各省的重点中学“选苗子”,争取优秀生源。但有时也很可惜,事先锁定的部分优秀学生因高考的一时失利,无缘跨入名校之门。有老师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这些招生的人每年招生就好像是拿着大筛子筛石子,网眼就是分数,但人才毕竟不是靠一个筛子能筛出来的”。如果一位学生让人感受到的只是与其学习能力不相称的贫乏素质,即使他是高考状元,今后受高校欢迎的程度也会大大减弱。
但同时令学校担忧的是,5%的自主招生会给招生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这压力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来自一些想投机的家长。为此,浙大今年出台的本科生自主招生方案中明确建立了公示制度,将录取过程和工作环节置于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依招生规范办事,防止徇私舞弊和不正之风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