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8日点年 最新一期的检察日报·廉政周刊刊登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徐炳松在被审查期间的忏悔。徐炳松在忏悔中说:手莫伸,心莫贪,“理得”才能“心安”。
徐炳松男,1942年1月出生,1965年入党,1988年至1993年先后任广西玉林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地委书记,1993年1月至1998年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1998年5月因涉嫌受贿被依法逮捕;1998年9月被开除党籍;1999年8月,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下文是徐炳松在被审查期间对自己问题的深刻忏悔:
4月9日,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我被立案审查。
我入党30多年,工作30年,担任领导干部也20多年,其间也度过一些难熬的时刻。但这次却面对了无可挽回的人生转折
我区区一个穷孩子,无祖荫可言,同龄者大都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惟我们少数脱颖而出。虽然自己付出不少艰辛,更多的却是组织的悉心培育,父老乡亲的厚爱,家庭的支持和牺牲。在工作步入成熟、事业有成之际,事业的成就、家庭的幸福、个人的前途同时丧失,真是痛悔莫及!
痛悔何必当初!悔,组织不绝于耳的教诲、警戒,听之多,行不果;悔,意志不坚、不恒,顶不住诱惑,躲躲闪闪,心存侥幸,心安理得。金钱可以使人们拥有“一切”,同时也可以使人改变一切,丧失一切。有道是,手莫伸,心莫贪,“理得”才能“心安”。
心理失衡
我在经济上犯了严重的错误,直至这次被停职审查之前,并没有觉醒。经过工作组几位同志苦口婆心的教育,我开始逐步认识、痛悔。
党多年来的悉心教育,把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物质生活清贫,但我和许多人一样能够安于清贫,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和工作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所有制成分开始多样化,分配收入逐步拉开,一批人“脱颖而出”,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效益、竞争、价值等观念开始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我也受到影响。党中央曾反复告诫全党,绝不可以用商品交换的原则取代党的原则,同时特别要求各级领导,尤其高级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自律。
对于这些告诫,我在前期是听得进也是严格遵循的。但是,社会逐步变得五彩斑斓,诱惑在增多,身处领导岗位,大权在握,面对这种态势和环境,意志不坚定者逐步发生变化,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起初,思想和心态产生不平衡: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人,是凭借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的机遇,而且是在我们的具体领导下“脱颖而出”的。
我的素质比他们要高出许多,可我却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现行机制上的某些缺陷,使得权力过于集中,有的人为了得到“背景”保护以及对新利益的追求,总是自愿不自愿地以他们所得利益的一部分(主要是金钱)去换取权力的保护和支持。掌握权力的部门和实体不可避免地要经常面对着这种交换的考验,意志薄弱者就常常经受不住这种考验。
防线瓦解
面对这种诱惑,思想已发生变化的我,防线逐步开始瓦解,由抵制、拒绝变得躲躲闪闪,然后由躲躲闪闪变得心存侥幸。我自以为,反正我没有去主动索取,收的也只是个人的钱,而这种状况比比皆是,谁能抵挡得住。加上随着年龄增大,我开始考虑退休的后路,于是心安理得以致完全丧失了抵制力。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也得到了不少的改善,我的老伴、儿子、儿媳全都有较好的工作,收入不菲。在我实际生活中,住房、坐车、医疗、吃饭,以及其他的活动的水准是绝大多数人达不到的,甚至是不可比的。组织和人民给予我的确实已经很多很多。但不容置疑的是,我确实还在贪!
有了贪欲,我还能有多少自制的勇气?从小贪,到大贪,以致后来贪婪成性,这样的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我万分痛悔,我的身上正发生着这样的变化!
我完全辜负了党多年悉心的教育培养,愧对广西父老乡亲对我一贯的信任支持,不管组织对我作出怎样的处理,我将从中吸取沉痛的教训,以此警示他人,永远警戒自己,从零开始,重新做人。(季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