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旅美资深时评员撰文谈应该持何种眼光看待中国

2003年06月19日 11:34

  中新网6月19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刊出旅美资深时事评论员司马达的评论文章,分析一位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中国观的改变;文章批评带着有色眼镜、对中国成就视而不见的观点,并认为,观察中国要从事实出发,既不缩小,也不夸大,只求从事实中得出结论。

  最近在法国埃维昂举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首脑对话时,国际舆论界出现了G8集团应有中国参加的论调。其中喊的最响的要数《纽约时报》记者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按照纪思道的说法,中国没有理由不能成为G8集团成员。

  这名美国大报的有名写手,为何对中国如此垂青?作者介绍说,纪思道在《纽约时报》已经干了近20年,曾先后出任过驻香港、北京和东京的首席记者,对中国和亚洲问题颇为了解。如果回顾一下纪思道的报道,人们会很容易发现他对中国看法的变化。13年前,纪思道正好在北京,眼看着中国在一场风暴之后遭到美国制裁和西方抵制,在国际上孤立了,纪思道就从北京发出了这样的议论:“如果不是根据国家面积大小,而是按其重要性来划定的话,世界地图就得重新绘制,中国过去一年内戏剧性地缩小了,中国已不再是原来那么重要的国家了”。

  纪思道讽刺中国缩小了,也许有点幸灾乐祸。但世间的事物是会变的,变大变小,变好变坏,取决于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到了1993年,在邓小平南巡一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呈现高速增长和一片欣欣向荣之势。纪思道看到这股势头,论调开始转变。他在美国著名的外交季刊上写道:“中国现在以8%的发展速度,至少可以持续几十年”,如果它的GDP每21年就翻五番,“中国兴起”的势头继续下去,那么国际社会就需要考虑如何“对付”一个“新兴强国的抱负”和挑战。

  文章说,纪思道和那些自命不凡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不同,他不是单凭理念和想像来对中国作出评价,而是保持着与中国的接触,从中国的现实发展看中国的未来。去年12月,他怀着一种想看看中国新旧对比变化的心情,重返1992年他曾经去过的湖北大别山贫困地区,探望一家姓戴的农民。

  从前他看到的是一幅难以相信的赤贫现象:一家人住在用泥巴垒成的简陋房子里和一头小猪同室而居;出门办事要爬两个小时山路;6岁的女儿曼菊因为缴不起一年13美元的学费只好停学。而现在,他们全家已住进了6间砖房,有电灯和电视;曼菊学了会计,在广东工作每个月可以挣125美元;离家不远就有公路,村里还有人家装了电话。今昔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文章说,纪思道的眼光并没有只盯在中国沿海地区。如果只有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和沿海地区的繁华,而广大农村与偏远地区改变不了贫困落后的面貌,那中国只能说变了一半。只有像大别山地区那样的穷乡僻壤也富裕起来,像曼菊那样的千千万万孩子都能上学、成材、有工作做,中国才能从整体上发生变化,走向繁荣富强。

  纪思道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但他没有使用“威胁”的字样,没有参加“中国威胁论”的大合唱。但文章也说,从西方的利益出发,可以感觉得到他对中国强大发展的前景及其不稳定性的隐忧。

  文章作者认为,中国发生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巨大变化,但中国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这是两点论。外国人既不应当只挑中国的毛病而抹杀它的成就,中国也不应该只炫耀自己的成就而不让外国讲它的缺点。承认中国的发展成就,再在发展中看中国存在的问题,这应该是观察中国的基础与核心。如果像某些人带着有色眼镜,一口咬定中国必将“崩溃”,而对中国眼前的成就视而不见,那是自欺欺人。

  作者说,纪思道既非中国的敌人,大概他也不认为自己是亲中国的朋友。他的可取之处是观察中国从事实出发,既不缩小,也不夸大,只求从事实中得出结论。


 
编辑:余瑞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