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2日电 人们对非典疫苗望眼欲穿,但直到疫情慢慢平复,非典疫苗仍迟迟不见问世。非典疫苗到底卡在哪里?最近有何进展?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日前前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P3负压实验室)探访,目击了非典科研人员在危险环境中不眠不休的奋斗,更了解到,一种新的思路将有望突破非典疫苗攻关中的瓶颈。
“现在非典疫苗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是疫苗的动物评价不过关。”
该所分子生物学研究室陈薇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全球非典疫苗的研究思路,不外乎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几种,现在看来,灭活疫苗应该是一种最快的方法。但由于非典并不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用非典疫苗做动物实验时,非典病毒在动物身上引起的症状往往并不像人那么明显。这样一来,如何通过动物实验评价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就变成所有非典疫苗问世路上的一道高高的“门槛”。
目前,陈薇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他们准备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人对非典病毒敏感的基因转入实验小鼠体内。这样,实验小鼠就会像人一样,对非典病毒具有敏感性。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这个想法获得了不少国内外专家的认同。“这可能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但它或许是突破瓶颈的一个好办法。”陈薇说。(记者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