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6日电 昨天下午,北京市统计局对外发布了上半年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显示,虽然非典时北京经济收入方面的损失累计超过100亿元,全市经济发展也因此比正常水平低2.1个百分点,但经济发展总体上仍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16.1亿元,同比增长9.6%。
对此,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介绍说,今年北京市经济形势开局非常好,但受非典疫情影响,自3月中旬起经济上升势头开始受阻,而5月份损失最为严重。不过,随着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6月份北京市的经济已经实现恢复性增长。
该发言人预计称,非典对全年经济的影响在2个百分点左右,北京经济增长9%的目标可以实现。如果下半年工业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时第三产业反弹明显,那么全年的经济增长也有望达到两位数。
上半年北京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减缓 收入不及沪、穗
中新网7月16日电 上半年,北京市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居民消费水平受到一些影响。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随着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对北京“双解除”后,“非典”对该市居民消费的影响将逐步消除。
一、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9%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3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与上年同期13.4%的增长幅度相比,下降0.8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人均实际增长11.9%。其中,人均工薪收入5108.3元,增长13.1%,增幅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人均转移性收入2180.9元,增长13.6%,增幅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人均经营性净收入161.9元,增长36.1%,与上年同期3.4倍的增长幅度相比,增幅明显回落。从前几个月的情况看:1至3月份收入比较稳定,增幅平稳上升;4至5月份受“非典”影响,增幅回落;6月份疫情趋稳后,收入增幅略有回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从收入构成看:上半年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增幅回落,主要原因是受“非典”影响,部分从事个体经营的居民家庭收入减少,特别是经营餐饮业的个体户受冲击最大;人均转移性收入增幅下降主要原因是“非典”突发后,居民相互间往来减少,赡养收入和赠送收入趋缓,影响了整体收入水平提升;人均工薪收入未受太大影响,主要是政府为减少“非典”造成的损失,实行弹性工作制,工资足额发放,同时对部分行业职工发放补贴(包括“非典”一线职工),对一些受影响比较重的行业和部门免征行政管理费和减收所得税,减轻了“非典”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二、消费支出实际增长3.9%
上半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178.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与上年同期15.3%的增幅相比,下降10.8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人均实际增长3.9%。从八类消费情况看,除衣着、文化教育和居住支出下降外,其余五类支出略有增长,但增幅回落。6月份,“非典”对经济的影响有所减弱,但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仍未根本缓解,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79.6元,比上年同月下降12.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下降5.9%;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下降13.6%;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下降35.1%;交通通讯支出下降16.4%;文化教育支出下降23.8%;居住支出下降16.2%。只有衣着和杂项商品支出有所增长,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5%和13.6%,主要是“非典”疫情减轻后,人们的心情放松,相互往来增加,居民用于金银珠宝饰品、化妆用品和美容美发方面的支出增加,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55.7%、31.1%和24.8%。衣着消费支出70.7元,同比增长15%,与疫情最严重的5月份相比,增长九成之多。
三、服务性消费下降3%
在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有所下降。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38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其中,人均饮食服务支出381.9元,同比下降10%;家庭服务支出22.9元,下降12.4%;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83.4元,下降3.3%;教育费支出242.6元,下降23.4%;居住服务费支出11.1元,下降41.2%。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非典”期间,车市异常火爆,居民购车数量增加,人均交通工具服务费支出45.5元,同比增长79.1%,如果扣除这笔支出,人均服务性消费实际下降6.2%。从分季度情况看,第一季度形势比较稳定,消费环境宽松,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872.8元,同比增长21.3%;第二季度,“非典”突发后,居民服务性消费骤然下降,人均支出509.2元,同比下降27.8%。
四、非消费支出较快增长
“非典”对北京经济和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居民消费支出下降,但同时其非消费支出则呈较快速度增长。上半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非消费支出1434.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8%,其中人均购房与建房支出457元,同比增长1.7倍,人均社会保障支出423.5元,增长41.9%,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也呈增长的趋势。
五、支出构成发生变化
家庭总支出指居民家庭除借贷支出以外的全部实际支出,包括消费支出(含服务性支出)、购房建房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近两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居民消费已进入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消费的过渡期,居民用于医疗、教育、娱乐服务、居住及交通通讯方面的消费较快增长。2002年,我市居民上述五类提高型消费分别比2001年增长40.2%、26.6%、27.5%、57.4%和65.4%,生活质量发生明显变化。今年4月份“非典”发生后,居民消费性支出和服务性消费骤然下降,家庭总支出受到影响,增幅减缓。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支出6612.5元,同比增长10.9%,与上年同期16.1%的增幅相比,下降5.2个百分点。从构成看,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3.1%降至78.3%,回落4.8个百分点;人均转移性支出比重由上年同期的9.1%降至8.3%,回落0.8个百分点。购、建房支出比重增加,由上年同期的2.8%升至6.9 %,上升4.1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支出占6.4%,上升1.4个百分点。“非典”发生后,居民人身保险意识增强,投保意外险、疾病险人数增加,各种非储蓄性保险支出较快增长,人均30.2元,同比增长7.1%。
六、北京市居民收入在京、津、沪、穗四城市中居第三位
上半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39.7元,在四城市中居第三位。广州、上海、天津人均收入分别为7781.4元、7409元和4969元。
从收入增幅看,北京市增长12.6%,在四城市中居首位。广州、天津、上海分别增长11.3%、10.3%和8%。
从消费支出增长排序看,北京市居民人均支出5178.3元,增长4.5%,居第四位。上海市人均支出5398元,增长11.3%,居首位;天津市人均3619元,增长11.2%,居第二位;广州市人均5524.7元,增长5%,居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