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6日电 最新一期(29期)的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争夺京沪线内幕”,详尽地报道了此次德法日三国的中国京沪线争夺战。
中国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想法已有10多年历史了。许多人猜测,中国会为了赶上2010年的世博会或者到2008年奥运会时实现部分通车,而加紧京沪高速铁路最终方案的出台。长达1300公里,建设成本1200亿人民币的京沪线,无疑是中国铁路史上造价最高的一条铁路。由此,一场德、法、日三国关于中国京沪高速铁路之争将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德国人本来想以上海磁悬浮的“预演”,争取日后更甜美的大餐,没想到因为一个“小问题”而可能前功尽弃,错失良机。那么,上海磁悬浮到底怎么了?
在争夺中国京沪高速铁路的商战中,日本政府的公关活动一直落后于德法两国,8月3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大臣扇千景访华,被看作是日本官员在向中国推销日本新干线。而日本的新干线是一个行将过时的技术吗?日本人是否会只想赚钱,而不会把核心技术让给中国?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高速生活?已经参与中国的交通建设50余年的法国人,在此次商战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争夺京沪线内幕”作了详尽报道。
在南京,一场关于明孝陵石刻该给公路让道,还是公路应该绕行古文物的争论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中国《新闻周刊》关注明孝陵石刻的命运,是因为这是一个个案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在传统和现代化之间,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如何在这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理性而科学的决策呢?打上世界文化遗产的标签,是否就相当于拿到了“国际通行证”,可以迅速跻身于“国际旅游热点俱乐部”。而在文物保护的盛名之下,世界文化遗产是否成了“赚钱商标”?
性事难登大雅之堂,但在现代社会,我们却很难回避这个严肃的性话题:无性婚姻——在中国已婚或同居的男女中,每个月连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超过了四分之一。巨大的工作压力是婚姻性生活的头号杀手。
近代性学研究发现:性爱是巨大的镇静剂。如果婚姻无性,起码对健康来说是一种缺失。
一个遥远年代的动人故事的女主角,永远能打动我们。章含之,就是这样的人。她是共和国历史上无法忽略的名字;她曾经集对女性所有能想象的赞美于一身;她的名字前永远跟着一长串大家熟知的党政名流。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说:“我不想再做他们的附属了”。
附本期中国《新闻周刊》目录:
时事新动
中国传媒市场化再进一步…………………………………………18
封面故事
争夺京沪线内幕………………………………………………………20
上海磁悬浮到底怎么了………………………………………25
我眼中的日本新干线…………………………………………26
中国算盘:京沪线只是一个巨大筹码…………………29
评论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应透明…………………………30
社会
艾滋病官司与输血恐惧…………………………………………32
政府报告被否真相…………………………………………………34
哈佛培训遭遇中国特色……………………………………………36
特别报道
明孝陵石刻遭遇搬迁之险…………………………………………38
南京:文物保护的现代化难题………………………………40
“世遗”忧患……………………………………………………42
天下
美民主党逆境求存…………………………………………………46
“凯利门”升级BBC“引火烧身”…………………………48
商业
北京工人的这个夏天………………………………………………50
专题
无性婚姻………………………………………………………………54
性已被荒废,情变得憔悴……………………………………56
逃避你的身体的我的手…………………………………………58
无性婚姻:工业文明的碎片…………………………………59
健康
谁在强迫他们?………………………………………………………60
人物
章含之:我该做我自己了…………………………………………62
媒体
科比案考验美国媒体两大阵营…………………………………64
文学
古文胜出今日只因“剑走偏锋”?………………………66
出版
电子书:仍可望不可及……………………………………………68
专栏
中国公民在行动………………………………………………………70
总统先生诚实吗?…………………………………………………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