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减压 人民币汇率之争姊妹篇

2003年08月18日 09:51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系电话:88387124)

  现在看来,如何给人民币减压也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如同人民币该不该升值一样

  温家宝总理8月5日关于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世界金融稳定的说法,给喧嚣一时的人民币汇率之争暂时划上了一个句号。

  然而3400亿美元高额外汇储备所形成的升值压力还在那里,如何在汇率暂时不动的情况下有效化解这种压力,正成为当务之急。

  把钱花出去

  既然高额外汇储备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罪魁祸首”,增加资本输出、扩大海外投资就被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减少仍在增加的外汇储备的有效办法。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来自中国央行的消息说,一些信用良好的中国企业,不久可望用自己的外汇收入购买国外债券。这有利于改变外汇市场供大于求而央行不得不被迫买进的局面,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据悉,央行这项正在拟议的规定有望于今后几个月出台,香港金管局(HKMA)将充当这项业务的清算机构。

  此外,还有消息说,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研究允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成员企业投资海外债券的事宜。目前,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有1200个,成员中相当一部分是金融机构,这些成员持有的债券额估计有500亿到800亿美元,其中大多数为美国债券。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的易宪容教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对上述措施表示认同,他进一步提出要尽快推出QDII制度,容许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此外还应放宽居民携带外币出境的限制等。

  但对于增加资本输出,舆论并不是一边倒,相反,异议之声颇大。

  天则经济研究所的茅于轼教授就认为,人民银行投放的上万亿货币都用于购买外汇,最后变成了外国的国库券,成了外国的投资而不是国内的投资。还有一些文章认为,随着我国对原材料进口依赖度的提高,我们要利用外汇储备增长的机会尽快建立一些原材料生产基地,减少对原材料进口的依赖。同时,在金融改革过程中,银行、保险、证券业暴露出的许多问题都需要用适当的储备资产来加以消化。因此,当今的外汇储备,不单纯是一种储备资产,而且是我国抵御风险的“信心”资产。不能因为外汇储备的数量多于其他的国家,就单纯减少外汇储备。

  此外,也有舆论指出,持有庞大的美国债券,对中国来说也有着很大的风险,一旦美中关系走向恶化,中国可能面临美国的经济制裁和封锁,其持有的巨额美国债券资产有可能被冻结。此外,美元的贬值也会带来一些损失。

  关于QDII制度,中国财政部财政科研所有关人员认为不宜推出。他们认为,目前国内的QDII讨论计划,主要是为大陆投资者投资香港证券市场打开一个通道。但是,在沪深股市存在各种制度缺陷并且有着诸多矛盾需要解决的情况下,匆忙推出QDII弊多利少,应等到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实施。

  中国应不应该购买海外债券是一个问题,购买了之后能否缓解人民币压力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李若愚认为,在我国现有汇率的实际生成机制下,即便通过企业投资海外债券,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他认为,关键是釜底抽薪——将外汇留在市场主体企业的手中。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实行的仍然是经常项目下的强制结售汇制度。除一些有资格保留部分外汇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外汇收入须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如果企业需要使用外汇时,再向银行申请购买。现在应将这种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目前情况下可以先由外汇管理局审定,允许一些企业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并逐步扩大此类企业的范围和留存外汇的比例,同时简化进口用汇的审批内容和程序,直至最终完全实现自由结售汇。

  除了通过直接购买海外债券外,把钱花出去的另一个途径就是扩大海外投资。

  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对此则强烈反对,原因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并未完成,收益与风险不能配比,企业缺乏必要的外部约束,采取走出去策略会对国家造成无法预料的损失。

  北京师范大学的钟伟博士则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他认为,过去十几年的经验表明,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失败者十之八九,往往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借海外投资为名将楼堂馆所设到了海外,因此目前可考虑放宽对民营和外资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

  多进口一些

  日前有消息说,商务部政策研究室正在对调整中国进出口结构进行论证,中国很可能改变实行多年的以出口为主的外贸政策,相应从过度强调出口创汇转向贸易平衡,加大对进口的扶植力度,从而改变长期贸易顺差的格局,变相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李庆云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将会随着入世而呈减少趋势,预计今年的顺差会保持在50亿至100亿美元之间,远低于2002年300亿美元的水平,未来不会对人民币升值构成太大压力。据其分析,当前的贸易顺差与国家对贸易的限制有一定的关系。而根据入世承诺,这些政策将会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取消,进口将会受到刺激性增长,届时中国甚至有可能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

  反对增加进口者还指出,与1985年日元升值时的日本经济相比,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比较弱,出口结构也不尽合理,因此不能遽言靠增加进口缓解压力。1971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我国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签订“广场协议”的1985年,日本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560亿美元是今天中国的1.8倍,机械产品出口已经达到了70%;而2002年虽然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304亿美元,但出口的55%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获利最大的是外商投资企业,而且出口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汽车、机械以及高新技术等产品并不具有出口的优势。

  围绕出口退税的争论

  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有人认为应该多进口一些,有人则主张少出口一些。

  目前实施调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将会有效地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此在今后的人民币币值谈判中争取到主动权和宝贵的时间。减少出口退税的力度,也有利于弥补出口退税缺口。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2年末,全国累计应退未退税额高达2477亿元,预计到2003年年底出口应退未退税总额将达到3400多亿元,财政显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却认为,应该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性。他认为:“通过调低出口退税率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这简直就是病急乱投医。汇率只是一个工具,通常的做法是为保出口而调整汇率,反过来,为了稳定汇率而牺牲出口就有点不可理喻了。一旦丢了市场,想再进去就难了。”  

  至于减轻财政压力,隆国强指出,从表面上看,出口退税是减少了财政收入,但从经济大循环看,税收是从经济增长中来,否则就是竭泽而渔。降低出口退税率,将直接打击出口,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影响经济增长,反过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金伯生也认为,我国目前有一半出口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如果出口退税率下调,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吸引外资必将受到影响。

  钟伟则从政府信用被透支的角度来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他指出,以降低出口退税率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短期内确实有可能奏效,财政也会松一口气,但外贸企业将深切地感受到政策朝令夕改的无常,“没有什么事情比丧失公信力更为糟糕了。”

  广场协议

  1985年9月,美、日、德三国达成广场协议,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自从协议之后,日元与马克开始大幅升值。而疲软的美元对国际经济稳定并无好处,美国的对外出口也没有成长且贸易赤字仍旧在逐年扩大。

  相反的是,“广场协议”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1980年代日本著名的泡沫经济。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苏琦陈晓

 
编辑:闻育旻

相关报道:讨论汇率及知识产权 美财长斯诺下月访问中日 (2003-08-15 10:37:55)
          政府稳定汇率 外汇理财不能盲目看“升”人民币 (2003-08-14 06:32:44)
          中国会以严肃慎重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汇率问题 (2003-08-12 08:47:21)
          七月份中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2003-08-12 06:46:49)
          央行今发布报告显示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 (2003-08-11 16:28:19)
相关专题:捍卫人民币汇率稳定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