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0日电 从2001年的“9.11”事件至今,伊斯兰恐怖主义经历了一个由在全球向西方世界开战的全球化阶段转向以地区政治夺权为终极目标的地区化时期。
西方有媒体认为,自本·拉登的“基地”恐怖网络在阿富汗其“圣地”被清剿之后,恐怖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就是“基地”式的恐怖威胁渗透到亚、非、中东和高加索地区的其它伊斯兰恐怖团伙的行为方式之中。
看“9.11”事件以来的约15起已实现或未遂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只有少数几起可能是“基地”原班人马的作品。多个地区恐怖组织如“伊斯兰团”制造了更多的恐怖事件,或是对已发事件提出了负责。
有分析家将世界各地存在的恐怖组织笼统视为一个“全球恐怖公司”,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更多的是以政权变更为背景的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和高加索地区的恐怖行动。
从战略角度看
两年来发生在各国的恐怖行为多与该国的政治大环境有关联,并多以夺取地区政权为目标。恐怖斗争多伴随着具体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争端,而且恐怖行为多由地区间的移民者执行。有专家甚至认为,巴基斯坦的恐怖事件与该国情报部门内部的权力纷争有关,而印尼的雅加达爆炸案则与伊斯兰分子企图夺回他们失去的在该国的原有财富关系密切。
当然,也许各个恐怖组织之间并没有组织上的联合,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基地”组织的资助或是指点。
从战术角度看
恐怖袭击的目标遍布世界各地,恐怖袭击的烈度也有所加强。因为诸多恐怖组织已经认识到传媒的重要性,每次恐怖事件的发生都会迅速对某恐怖组织所在国或是其它国家产生威慑性影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拉登使自杀性袭击这种实施恐怖行为的方式变得异常“神圣化”,并成了许多传统的逊尼派教徒荣身“烈士”的理念。有专家认为,自杀性袭击使得暴力行为成本低廉且易于操作,比事先安装复杂的爆炸及遥控装置并在事发后设法逃逸要省事且有效得多,尤其适合地区性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由国际化转向地区化,是恐怖势力与全球反恐力量斗争的结果,要求世界各国更大程度上加强反恐合作,粉碎恐怖网络“由点及面”地实施全球恐怖打击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