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合作大门未堵死 专家:中俄合作勿限于一事之争

2003年09月21日 16:00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每个合作项目都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任何一方在各种关系的排序中,都把本国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我们把每个具体项目都与政治关系挂钩,势必被人利用,并真正影响到双边的全面合作关系

  目前,俄罗斯国内局势的发展对“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项目越来越不利,已引起中国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禁会问:连双方形成的能源合作协议都落实不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如何体现?作为一个专门研究中俄关系的学者,我想从目前出现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事关俄罗斯的信誉

  首先,一旦“安-大”线落空,无疑将对中俄关系造成伤害。这一项目是中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尤科斯公司花了近10年时间共同研究、相互妥协的结果,并且已经引起两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2002年12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江泽民主席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保证已达成协议的中俄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按期实施。”今年5月,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落实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设在内的大型油气项目,应成为加强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因此,管道能否落实已关系到俄罗斯领导人的威信与中俄关系。

  另外,受到伤害的还有中俄两国的各自利益。从中方来说,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渠道并加强与俄能源合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受挫,企业用于可行性研究的先期投资也可能“打了水漂”。从俄方来说,其潜在的利益损失可能更大,不仅令中国企业家望而却步,抑制住近年来迅猛增长的中俄经贸合作势头,而且在世界实业界面前留下了不守信用的印象,恶化其自身并不旺盛的投资环境。即使日本政府允诺的130亿美元都能兑现,恐怕也难抵失信带来的损失。

  不应以一事论成败

  但是,也没有必要把经贸合作中的具体问题政治化。尽管两国领导人都直接推动过中俄输油管道的合作,尽管能源合作的程度也的确体现了两国战略关系的深度,但毕竟这仅仅是双方的能源合作项目之一,没有必要把这一问题炒作成“政治背景”、“政治因素”。我们应该看到,普京担任总统以来,中俄关系依旧顺畅。

  中俄之间有着十分广阔的合作领域,两国在国际事务、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发展顺利,不应以一事得失论成败。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俄方领导人也曾为其企业竞标三峡水电机组项目游说未果,导致俄国内一些媒体大肆炒作,认为中国政府只想在政治上利用俄罗斯,根本不打算加强中俄经贸合作,中俄关系将出现裂痕等。但事态并未按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发展。

  另外,我们对中俄关系的发展趋势应有一个正确认识,随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两国政治关系框架基本确定,经贸合作在双边关系中的地位上升。每个合作项目都是国家利益的体现,而任何一方在国家利益与双边关系的排序中,都把本国利益放在首位,由此产生的矛盾也必然增多。如果我们把每个具体项目都与政治关系“挂钩”,那势必被人利用并真正影响到双边的全面合作关系。

  能源合作大门并未堵死

  中俄能源合作的大门并未被堵死,双方还将继续在这一领域开展合作。至今,俄政府并未宣布放弃中俄能源管道建设项目,只是有可能改道。对中方而言,重要的不是俄境内的输油管道走向,而是在不增加中方成本的前提下足额如期地获得石油。就这一具体项目而言,双方最终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国的政治家们凭着这些年来开展双边合作的经验,凭着他们所具有的政治意志、政治智慧和务实作风,最终会较为妥善地处理好目前出现的技术问题。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季志业)

 
编辑:秦欣

相关报道:中俄总理会晤议题将包括能源合作 涉及石油管道 (2003-09-18 19:22:47)
          日本“偷袭”安大线 75亿“撬开”中俄输油管线 (2003-09-18 15:35:21)
          哈萨克斯坦可能先于俄与中国签订输油管道合同 (2003-09-17 12:29:58)
          日本突然插足 俄罗斯油管铺进中国一事生变数 (2003-09-17 12:28:02)
          俄罗斯输油管道通向何方 中日俄战略博弈陷僵局 (2003-09-16 09:17:55)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