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高增长为什么没带来高就业? 专家分析四大主因

2003年10月06日 13:59

  中新网10月6日电 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就业压力却不断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1年底的3.1%上升到目前的4.2%。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下降态势。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卢中原近日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指出,这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制约就业容量扩大的因素比较复杂,需要认真分析和长期关注。

  文章写到,首先,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免增加失业,就业存量面临剧烈的结构性动荡。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容纳了过多的“隐性失业”,在市场化改革中必然释放出来。1998-2002年底,国企累计的下岗失业者达到2600多万人,目前城镇结存的失业者和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最保守估计也超过1000万人。中国人均GDP已接近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正处于经济结构剧烈变动时期。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大量转移,而第二产业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水平正在提高,吸纳就业相对减少。高素质劳动力包括熟练技工明显不足,低素质劳动力过剩,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也将加剧结构性失业。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调查分析,目前城镇的真实失业率可能在10%左右。

  其次,新增劳动力供给过剩将持续较长时间。中国劳动力供给正处于近年来的高峰期,2003年新增劳动力比去年多200万人。今年国家力争创造8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仅新增劳动力就超过这些岗位数量,如再加上去年结转到今年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岗位的缺口更大。需要清醒地看到,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有所控制,但人口增长高峰还需一代人的时间才能逐渐放缓;20世纪60、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目前正值生育年龄和就业年龄;加之人口基数过大,未来5-10年内,全国每年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会低于1000万。就业压力在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如何减少失业、增加就业,将是必须长期面对的严峻挑战。

  第三,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世界银行数据表明,199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拖累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工业快速增长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乏力,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容量的扩大。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中国农业劳动力每转移1个去第二产业,只能带动0.7人转向第三产业,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2人。

  第四,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一般每千人平均有50个企业,而中国每千人企业数平均不到9个(其中包括把10个个体户折算为1个企业)。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中小企业,在发展环境上还面临不少困难。

  文章分析到,今后,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不仅是宏观经济短期平衡的优先目标,而且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长期重要目标。努力扩大就业,需要从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两方面双管齐下。

  文章指出,从加快发展的角度说,应当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充裕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适用技术,在劳动密集产业和资本密集产业、适用技术和先进技术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组合。对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落实财税、金融、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鼓励发展一些新的服务性就业领域。

  从深化改革的角度说,应当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政府应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新增劳动力和毕业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做好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工作;鼓励发展各类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包括城乡公共卫生机构、行业自律性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等,扩大吸纳就业的渠道。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