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瞭望》:执政能力关系国家民族和党的盛衰成败

2003年10月07日 16:10

  中新网10月7日电 执政能力关系国家民族和党的盛衰成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执政的最根本规律,靠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发表了对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的专访,全文如下:

  记者:我们党现在突出地强调执政能力建设,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虞云耀: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许多崭新课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也不应该变。作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执政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就是执政兴国,领导人民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必须有强烈的执政党意识,具备得到人民公认的执政能力。

  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准确把握。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发展、变化和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做到准确观察世界风云变幻,沉着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趋利避害,掌握主动,紧紧抓住、充分利用、努力延长本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没有改变,发展的任务和压力十分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核心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强的,是得到人民群众公认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要看到,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有些问题亟待解决。

  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执政以后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两个务必”,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向全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联系起来,与当代国际环境及时代发展的要求联系起来,表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更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

  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有的甚至完全瓦解。尽管原因十分复杂,各个党的情况也很不相同,但究其根源,无一不是没有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变化和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违反执政规律,失去执政能力所致。一个执政党,如果缺乏理论创新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就必然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如果缺乏科学判断形势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就必然在各种挑战和危机面前处于被动,无法应对市场经济和国际环境带来的复杂局面,丧失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如果丧失凝聚人心、拒腐防变的能力,就必然贪污腐败盛行,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执政能力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这是从许多历史和现实的事例中得出的深刻结论。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方向

  记者:我们党鲜明地提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有何重大意义?党的执政能力包括哪些能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方向和要求是什么?

  虞云耀:我们党鲜明地提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过去,我们讲党的建设,主要是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现在,适应执政党建设的需要,我们还要研究和解决执政党意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和执政党的党内民主等重大问题,其中,执政能力建设是重点、是关键。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我们探索执政党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把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执政能力与执政环境、执政方略、领导体制、执政方式以及从政者的素质都密切相关。就党的整体来说,执政能力是指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中的本领。最重要的执政能力是党的理论创新能力。理论创新是执政党永葆生机的根本条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制定并执行正确的路线和纲领,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就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按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切实提高五种能力: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必须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由于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的职责不同,五种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侧重。

  就广大党员来说,就是要强化执政党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党的任务,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构成党的执政能力的全部要求。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对执政党的历史使命和执政本质的认识,取决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大规律特别是共产党执政规律,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努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使我们对执政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和检验尺度的把握,有了根本标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存在的全部理由,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最根本规律。如果缺乏对规律的深刻把握,执政能力建设必然是盲目的、不清醒的。

  提高执政能力的六大任务

  记者: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落实好这项任务?

  虞云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对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起着带动作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落实。

  第一,必须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决定了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又为解决执政能力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要按照中央《通知》的要求,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努力把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着重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有没有执政能力,执政能力是高还是低,归根结底要看党是否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如果离开发展,那么,实现民富国强,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无从谈起。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来进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切符合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都要大力发扬,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真正落实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来。

  第二,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在5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党的优良传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在新的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面对出现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通过新的探索和实践来研究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自身改革。以改革的精神解决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课题。依靠制度和法制,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和政权机关的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内部的关系。

  第四,必须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执政党意识,牢固树立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思想,真正懂得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每个领导干部都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执政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从制度上保证那些忠诚于党的路线和纲领、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第五,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按照什么方式执政,怎样处理好党的执政与国家政权活动的关系,既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反映,也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要坚持和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和手段行使执政权力,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坚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必须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六,必须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没有活力的党不可能长期执政。党的活力,体现在党的先进性上,体现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体现在广大党员参与党的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增强党的活力,必须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既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又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和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要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并和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坚强团结,是战胜任何风险和挑战的法宝。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自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切实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基础。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