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须解决六大问题

2003年10月10日 16:57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发表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的文章指出,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至今已有11个年头,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改革中,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继续在方方面面深化改革,仅就其中的重点来说,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有6个问题:

  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性的研究,建立科学管用的人本假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告诉我们:“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任何经济的发展、任何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是从人出发、由人决定、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本观念是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观念,研究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都必须要研究人的本性、人的动机、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等,也即要有一个人本假设理论。可以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本假设理论,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最基本的依据,它应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与改革发展实践的主线。

  目前,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本假设理论尚无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因而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底如何发展、企业经营机制到底如何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体系到底如何建立、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底如何调动等等,尚存在左右摇摆、脱离实际和言行不一的情况。进一步突破姓“私”姓“公”的思想束缚,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本假设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体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民本经济。其基本运行模式是:劳动人民自我创业+市场机制调节+政府宏观调控=共同富裕。基本运行特征是:市场配置资源、人民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在这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使劳动人民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使富民强国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不可否认,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政府推动、政府投资、政府立项,政府天天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其结果是政府官员整天累得够呛,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时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为此,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真正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抓住主要矛盾,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转入城市,并把国企改革一直作为中心环节。这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是,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焦点已经集中在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上。因此,如果说国企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那么,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将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这是资源配置方式由行政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主的要求,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要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加入世贸组织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建立“廉政政府”和“廉价政府”的要求。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许多经济体制改革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取决于能否真正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和机构改革。而政府改革又是自己改自己。一般说改别人容易,改自己难。因此,这一改革既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需要下大决心攻关的难点。

  统筹城乡体制改革,重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中国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落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落后。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市化以及农民的大量减少和身份转变,根本还在于市场化。

  目前,问题很清楚:从经济发展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从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没有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没有全国统一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提出的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为此,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中之重。

  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

  这些年中国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和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也是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标志。但是,毋庸讳言,目前中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还有很大余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战线过长、布点过多、运行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在某些方面还只是改了表面、改了形式,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未真正解决。

  有鉴于此,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理顺产权关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仍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

  进行必要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引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也是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原有的上层建筑与已发生很大变化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已经显现,某些方面已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稳步地进行必要的政治体制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是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

 
编辑:闻育旻

更多报道:中新财经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收脚让市场真正做主 (2003-10-06 17:36:46)
          报告提出中国健全市场经济体制需实现的主要目标 (2003-08-11 10:39:2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002-05-20 16:55:28)
相关专题: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打印稿件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