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2日电 视线延伸到天尽处,茫茫戈壁无边无际。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个让思维尽情伸展的地方,更何况,大漠深处的发射场里,一艘即将把中国人的足迹延伸到茫茫太空的飞船就要启航。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场。当进入它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时,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挺拔地矗立在发射塔架上,中国首次载人飞行已进入倒计时。
航天城人穿着大多简单朴素,善于在太空描墨绘彩的他们似乎顾不上为自己增加些色彩和变化,即使是在这个“早穿棉袄午穿纱”的地方。除了一些小店铺,城里还有两个比较大的商场,从新款手机到名牌电器一应俱全。
生活区周围有一些小饭馆,据说每到各系统试验大队进入发射场的日子,饭馆的生意就会好许多,年轻的试验队员们会隔三差五地相邀去吃顿手抓羊肉。
航天城的入口处,弱水河缓缓流过。在这条以祁连山融雪为源头的小河沿岸,胡杨和灌木逐水而生,簇拥出了荒漠里的一带绿洲。街道两旁种着适于当地气候生长的杨树、云杉、白蜡和一种呈伞形长势的榆树,开阔平地上散布着不少油画色彩般绚烂的低矮灌木,这都是人工种植的。戈壁滩少雨缺水,航天城人硬是在沙漠里挖出了一个约10平方公里的水库,成为小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长安街”是航天城里横贯东西的主路的名称,其他的路同样规则,即使方向感很差的人也不会迷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摄像师杜斌说,他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总是搞错方向——与小城相比,毕竟,北京太大了。
小城里无处不在的航天文化,那是一种深入航天人性格的文化。
“飞天宾馆”、“神舟宾馆”以及象征科技之手托举卫星上天的雕塑“银荷之光”,城里的建筑无不打上了鲜明的航天标记。就连“长安街”上的路灯,也做成了火箭托举“神舟”飞向太空的造型。路灯是总指挥张建启亲手设计的,在这位为飞天事业操劳多年的老航天人眼里,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姿态。
1958年的那个春季,九路大军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古长城残壁旁,支起了第一顶帐篷。
从此,这个中国规模最大的航天发射中心开始书写中国航天史上的9个“第一”: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第一次“一箭三星”;第一艘“神舟”无人飞船……
即将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成为第10个“第一”。
走出小城,辽阔的戈壁滩恢复了本来的颜色,只有星星点点的绿色点缀于黄沙褐石间。
发射中心副主任张玉江称,一丛绿树,就是一个号点。所谓“号点”,是航天城用阿拉伯数字给各系统各区域的编号。
“戈壁风大沙大,巡道人员太苦了。”张玉江说,“那年,一名巡道员被沙暴刮了个跟头,4天后才被找到。”
发射场东北部的烈士陵园长眠着中国飞天事业的奠基人聂荣臻元帅和500多名航天人。
没有他们——那些活着的和逝去的航天人,就没有如今这座现代化的航天港,就没有即将来临的中国航天员叩访太空的这一天。(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