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新社现场特写:目击中国飞天英雄出征太空(图)

2003年10月15日 11:33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十五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图为运载火箭点火瞬间。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十五日上午九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举行出征仪式,图为杨利伟向前来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身穿乳白色航天服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十五日早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受命出征太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社酒泉十月十五日电题:目击中国飞天英雄出征太空

  作者刘程 孙自法

  大漠清晨,东方已露曙光。

  圆梦飞天,中国英雄就要从这里出征太空。

  公元二00三年十月,已辛勤耕耘了十一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准备在这个深秋时节去收获。

  十五日五时,人们把目光聚焦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三十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开始令世界为之瞩目、令中国人为之自豪的飞天之旅。

  奔月的嫦娥、敦煌的飞天女和“人类航天鼻祖”万户都可以作证: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曾经和航天员杨利伟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人们聚集在“问天阁”前的广场上,为这位中华民族的飞天英雄出征太空送行。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五时二十八分,循着这有些激动的声音,只见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随着欢快的《迎宾曲》奏起,航天员们被掌声和鲜花包围着。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一九六五年六月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先后飞过强击机和歼击机两种机型,安全飞行一千三百五十小时。一九九八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五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此前四十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两百四十次载人飞行,把九百五十一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就要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信任与期待。

  “是!”

  随着杨利伟铿锵作答和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随后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相互握手拥抱,并频频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为了这一天,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最后累倒在实验室;多少人无怨无怨、默默奉献……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人们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用嘹亮的歌声,为中华民族国出征太空的飞天英雄送行。

  五时三十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车队在五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向载人航天发射场驶去。

  车队在发射塔架下停了下来。杨利伟在一名教练员和医生的陪同下,走向塔架防爆电梯。他在两位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进入飞船舱内,等待开始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

  旭日东升,朝霞已映红戈壁滩。为英雄送行的人们还一直注视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方向,目光中写满祝福与期待,祝福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太空旅行顺利、愉快!期待他成功凯旋、胜利归来!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