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博鳌11月4日电 题: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回首:全球化时代的区域合作
特约评论员 胡祖六
博鳌亚洲论坛二00三年年会于昨日谢幕。来自亚洲各国的政要、财经领袖与学者云集一堂,围绕"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之主题,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和讨论。这个年方三载的年轻论坛现在已逐步成熟,开始就亚洲经济发展与一体化产生思想与观念上的影响,并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颇为和谐的"亚洲声音"而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引起注意。
这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紧接着APEC曼谷峰会而召开,而在那之前,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WTO部长级会议,无功而返,新一轮贸易谈判"多哈"回合,惨遭"滑铁卢"。全球自由贸易自由化进程受到重挫。虽然美国与日本经济都已开始走向复苏,全球经济前景仍有无确定性。美国外交政策仍以 反恐与伊拉克战后稳定为主轴,而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只做口头承诺,并未在投入多少政治资本予以实质性的支持。事实上,随着总统选举的逼近,美国政府与国会都要在"疲软就业增长”与“巨款经常帐户赤字"这两个问题上挖空心思,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愈演愈烈。美国对于推进多边贸易谈判缺乏兴趣,使亚洲感到失望,尤令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和东亚、东南亚深为忧虑。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尽管受到了"非典"影响而保持强劲活力,令亚洲邻国刮目相看。亚洲不少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印度这样的大国,曾经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充满恐惧,担心中国的出口竞争将输出通货紧缩,抢走市场份额,导致本国产业空洞化,失业飙升,威胁前途。但最近一年的实际情况证明了这些担忧其实大都是杞人忧天。中国强劲的内需,加上入世后国内市场的日益开放,为亚洲邻国提供了巨大机会。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主要亚洲国家,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最大的或者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
在是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不只是日韩、东南亚政治领袖,来自印度的代表,都对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大国作用与影响有了更加全面客观和准确的认识。即使对"危机"这两个汉字毫无所知的发言者,也希望引用这个词汇的深邃含义,把中国的崛起既看作挑战与风险,也看作是崭新的机会。日韩政府高级官员和企业界代表,在年会上一再重申中国的发展对于他们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如何与中国合作,寻求利用中国市场增长的机会,也是参加年会的南亚、中亚、东南亚代表感兴趣的话题。
亚洲邻国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由惊恐担忧到积极参与分享,无疑是一个可慰的立场转变。中国与亚洲各国唇齿相依,虽然在劳工密集制造业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但也有着许多共同利益。经济上的依存度将不断加深。中国的快速增长与邻国经济连接的加深,将是亚洲未来繁荣与和平的关键因素。
即使亚洲区域内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中国正在扮演的角色有更积极更正面的认识的话,中国仍然面临一个艰难的课题——如何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在大选之年,中美贸易关系变得政治化与复杂化。美国政客们指责中国人为操纵人民币汇率,使中国获得不公平的出口竞争优势,是导致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与制造业工人失业的元凶。这个话题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一再出现。包括美国前首席谈判代表舍谢夫斯基在内的多位演讲者。一方面指出美国不应把中国作为“替罪羊”,尤其不能把所有经济难题统统归罪于中国的人民币。但同时这些清醒的观察家又警告中国不要低估来自美国的压力。这种压力与随之发生的贸易政治摩擦不会自动消失,而只会日益增加。目前中美贸易关系处于一个非常敏感而复杂时期,比起当年日本所面临的压力更为强大,更为棘手,毕竟日本始终是美国的政治与军事盟友,这种关系在较大程度上缓冲了美国对日本经济的不满与责难。
因此,处理目前中美贸易关系需要有高的智慧与技巧。最重要的是,中国必须一丝不苟地履行如入世协议,以市场开放、贸易改革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中国是一个可靠可信的贸易伙伴,从而抑制美国、欧盟、日本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
与区域贸易合作及促进多变边贸易自由化进程相关的一个重要话题是亚洲金融合作。有着金融危机惨痛教训的亚洲,对国内金融体系健康、资本跨境流动与汇率政策问题自然高度敏感。
本次年会金融专题讨论会上,重量级专家经过气氛热烈的争辩与讨论,得出了几个令人惊喜的共识性结论。
·不应该强迫人民币重估升值或完全自由浮动;但一定程度上的有管理的浮动(灵活性)则值得考虑。
·银行改革、健全金融体系十分重要。
·亚洲区域内货币金融合作不但愈发重要而且时机渐趋成熟,“亚洲货币基金”(AMF)有希望得到更加广泛的政治支持。
·从长远而言,统一的“亚洲货币”是一值得追求并有望实现的政策目标。
总之,对于参加本次年会的与会者来说,博鳌亚洲论坛是一次愉快的思想旅游,通过聆听演讲与参与讨论交流,对于一系列有关中国与亚洲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获得了许多新鲜的认知与有价值的信息,也结识了新朋友与合作伙伴,相信不少与会者明年年会将会在博鳌再度聚首。(作者为美国高盛集团(亚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本届年会金融合作专题讨论会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