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6日 星期四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中新百货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改良主义”复归 海南一委员提交15件民生提案

2004年02月26日 10:00

  中新社海口二月二十五日电 题:“改良主义”,詹长智博士提交十五件“民生提案”的心结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关于尽快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条件的提案》、《关于设立“妇女儿童维权解救基金”的提案》、《关于加快反家庭暴力和建立社区防范机制的建议》、《关于尽快改善海南省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和生活状况的提案》……类似十五件关乎民生的政协提案,全都出自海南大学社科中心教授詹长智博士之手,他是海南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个人提案最多的委员。

  詹博士是一位社会学工作者,海南建省初期曾经担任政府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在海南毛阳镇进行农村社区建设,对民间疾苦常常感同身受,是一位长期接“地气”的社会学工作者。从二00三年七月起,他开始在海口海甸岛邦墩居委会以做环卫工的方式,开始了计划中三年的义工生活。

  他在给本社记者的一封信中,坦露了作为学界政协委员,之所以如此关注民生的想法:在商品化社会中,人们常常以财富和身份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同职业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相互之间非常隔膜,甚至有很深的成见,我希望以做义工的方式了解城市的边缘群体,与他们打成一片,从中了解他们的困难与问题。

  他在自我设计的“了解民情,关注民生,纾缓民困”的主题下,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到民工子弟学校教书,到海口监狱做辅导,到福利院慰问等。

  詹的行为证实:“改良主义”复归,在中国知识界已是一种潮流。

  在儒家文化的数千年熏陶下,中国知识界人士向以天下为己任。上世纪三十年代,留美博士晏阳初更是发起了“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动员了一批留洋知识分子走进中国农村、工厂,以义工的方式试图改良社会,缩小阶层之间的差距,一时间改良主义思潮在中国学界蔚为成风。

  一九四三年美国百余所大学与科研机构的代表,评选晏阳初为“全球现代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他是唯一获此殊荣得以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人比肩的亚洲人。

  此后数十年,中国经历了一场激烈的“革命”,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发生突变。然而,历史是神奇的,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令中国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再次发生变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再次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学界再次出现“改良主义”思潮,以茅于轼、温铁军为代表的一批学人,更是身体力行,将个人的社会工作“试验田”,放到了偏远贫困的乡村。

  获得“CCTV二00三年经济人物”的温铁军,曾明确对本社记者表示,我是“社会改良派”,希望以温和的方式,在当前社会结构不大乱的前提下,改良社会资源的分配,令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的人们有一个自由生存的空间。

  以中共十六大为标志,中国当局已明显意识到这种不平衡对社会的影响,明确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单纯注重效率,转向同时注重公平;从简单注重发展速度转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从单纯注重物质财富转向注重精神和谐;并且提出了注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五统筹”关系。

  詹长智今天以与温铁军惊人相似的语言,向记者阐述着作为政协委员,他递交十五份经过精心调研的“民生提案”之心结:处于边缘状态的人们,是社会资源分享的弱势群体,也是话语权的弱势群体,亟须有良心的、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人们,跨越现实利益,将眼光扑向社会底层,给他们以关怀,为他们在社会整体框架内寻求解决生计问题的方法。

 
编辑:张明
相关专题:2004年中国地方“两会”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