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8日电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的文章说,今年以来,多次传出中国公民在海外遭遇绑架、恐怖袭击、意外身亡等不幸的消息,人们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中国公民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海外最安全的外国人,而变成了恐怖分子袭击的对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指出,国人必须有这样一个认识:随着中国开放步伐不断加大,中国公民在海外遇袭的几率也将加大。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也指出,这一恐怖袭击事件反映出中国在海外利益的风险基数在加大,也为中国人在海外安全问题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应该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认真评估不同地区、国家的风险指数,了解其风险状态,为参与该地区或国家的有关活动提供风险依据;中国公司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竞标时,应该考虑提高安全成本,以便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如今,中国不仅是全球化的参与者,还是推动者和受益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旅游、经商、留学、打工等等。在国外的中国同胞人身权利、物质利益、安全利益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他们在国外大都形单影只,举目无亲。这时候,寻求“娘家人”的帮助,就成了他们惟一的指望。这就对中国的外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实践上看,中国外交界常挂在嘴边的“外交无小事”,已经不限于国家关系领域,还贯彻到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维护上。
值得称赞的是,从近年来的一系列实践表现来看,中国外交正朝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方向大踏步前进。无论是去年莫斯科友谊大学失火,多名中国留学生遇难的善后事宜,还是今年4月,遭伊拉克武装分子绑架的多名中国公民经我外交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全力营救,使人质安全获释,抑或是今年6月,中铁14局在阿富汗的工程人员被恐怖分子偷袭,11名人员遇难,4人受伤后的善后和救治事宜,国人都能及时获知我国领导人对这类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的具体指示,都能看出中国外交人员的感人行动。
而此次巴基斯坦中国工程人员被绑架事件发生后,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等领导人也高度重视,十分关注他们的安危。外交部等有关政府部门和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与巴方保持密切联系,采取了包括派出政府工作组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为解救被绑架人员作出了极大努力。(孙翔宇、荣守俊、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