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横扫衡山官场的廉政访谈“旋风”为何无疾而终

2004年08月03日 10:34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一个让官员在电视上亮相、记者既访谈其工作,也披露其个人生活的节目,被认为将加强监督、扩大百姓的知情权,然而在引起热烈反响后,它却戛然而止

  -文/何晓鹏

  湖南省衡山县,北依南岳,南临湘水。在这个只有40万人口的农业小县中,人们的生活像穿城而过的湘水一样舒缓宁静。

  然而,从今年4月1日开始,宁静被突然打破。

  起因源自县电视台播出的一档节目——《一把手廉政访谈》。节目甫一播出,有如一股旋风震动全县。节目结束之后,衡山县成了全国焦点,向衡山县“学习”者此起彼伏。

  但不久之后,事情便发生逆转,廉政访谈被急速降温。

  访谈“旋风”横扫衡山县官场

  “我们就是要让一把手们‘亮家底儿’,把官员们拿出来‘晒一晒’,以免等事后出了问题再去教育和反思。”这是衡山县党委书记钟再群在这个节目创办时表达的初衷。

  衡山县纪委是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访谈从4月1日开始,5月9日结束。这个县39位党政一把手,逐一在电视上“亮相”,接受记者采访。访谈内容,既涉及官员的8小时工作,也包括了官员的个人生活。所有问题,采访前均对官员保密。

  文武庆,衡山县纪检委副书记,也是此次访谈的具体组织者。对此次访谈的形式,他强调有所用心,“我们就是要领导干部和记者面对面,加强监督力度。”文武庆还说,他们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的启发。

  为保证官员参加访谈,县纪检委还特别制定了一个规定——拒绝接受采访的官员,将在电视上点名批评。

  一时之间,衡山县县直机关单位,一扫往日闲静氛围,电话终端到处响起打听采访题目的声音。一位在歌厅工作的服务人员说,那些日子甚至很少看到领导干部的身影。

  据介绍,访谈之后颇有“斩获”。5名干部的亲属退出所经营的服务场所,官员上缴、拒收的红包达10多万元,而同期报销的手机费,也比去年少了5万多元。更有两名乡镇干部因为群众举报而正被纪委审查。

  一切迹象表明,访谈“旋风”横扫了衡山县官场。

  访谈结束后,考察学习者闻风而来,衡阳市纪检委也发出通知,将在7月举办一个类似的电视节目。衡阳县一位纪委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据他之前从衡阳市了解,市里将要举办的访谈,所触及的深度会更大。

  7月将逝,期盼中的廉政访谈并未在“雁城”衡阳出现。然而,湖南省纪委官员却出现在苍翠的衡山县城,而来衡山县采访的媒体也多被婉拒。

  有趣味的是,在此变化发生之前,一些学者对此就有所预感。北京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张祖桦,在记者前往衡山县之前就断言:这种廉政访谈持续不了多久。

  官与民:对访谈的两种感受

  谈起两个月前的“一把手廉政访谈”,衡山宾馆一位管理人员说了两个字:假的。“就是装模作样。我们看了几集,问的问题都千篇一律。他们说的那些事情的真假,谁知道啊。”他说。

  走在衡山县街头,每走几步都会看到人们三三两两闲坐路边,或打牌,或聊天,或把电视搬出来观看。说起廉政访谈,很多人都有印象。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看全。普遍的论调是“装装样子”。

  县政府旁边的一家纸品店的老板认为,访谈中官员回答不到位。“问他子女在哪里工作,他说了。可我们想知道他爱人的工作是怎么找的。问他抽什么烟,都说抽精白沙(8元左右1盒),没有一个说自己抽芙蓉王(名烟)的。”很多记者接触的老百姓都觉得节目中的提问没有意义。

  但也有人对记者表示,有这种节目比没有强,因为如果听到领导说假话,便不会对他有什么好印象。

  记者从县纪委了解,访谈问题的大纲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规定来制定的。具体题目是县电视台记者按这个大纲来设计。但县电视台采访部主任谢治桂告诉记者,设计问题没有触及太深,只是点到为止。

  除了对官员的回答不满足外,当地很多百姓表示,他们不知道在发现官员所说不实后,可以向县纪委举报——访谈播出的同时,衡山县还出台了一个《奖励实名举报》办法,凡发现访谈中官员有言论不实行为的实名举报,县里必定会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县纪委副书记文武庆表示,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避免活动流于形式。通过这个方式使下情上达,把党内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百姓与政府相结合的监督渠道。

  “没听说过,也没见有谁举报。”一位在县开发区市场卖日用品的人对记者说,对两名乡镇官员被调查之事,他也“没听说过”,官官相护观念的根深蒂固,显然让当地人对这种监督渠道的建立兴趣不高。

  张祖桦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等这些制度性监督体制都一直不能到位的情况下,这种所谓的监督渠道的建立,意义不大。

  然而,参加访谈的衡山县官员却是另一番感受。

  县电视台采访部主任谢治桂告诉记者,在采访时他们明显感觉到了官员们的紧张,“有的大汗淋漓,一句话重复好多遍”。很多参加访谈的官员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尤其问到8小时之外的内容时,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不自在。

  衡山县财政局局长王新国参加访谈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你采访我,问我消费高不高,我如果说高,那别人会说我是贪官;我如果说低,别人会认为我说假话。你们问的问题我不好回答。”

  大多数官员都有这个担忧,怕自己回答不好,毁了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衡山县电视台台长谭明剑表示,如果没有县纪检委的支持,这个节目不会搞起来。

  访谈只能是昙花一现

  6月底,因为媒体的关注报道,衡山县成了全国焦点。同时,衡山县的两种情绪也演变成媒体对衡山访谈的两种争议。

  一是认为衡山县此举不过是搞了个“电视秀场”,在装样子;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在访谈中问到干部工作时间之外的内容侵犯了个人隐私。

  两种争议就像湖南的水汛一样在网络上不断激荡。看似安静的衡山县城笼罩在隐隐雷声之下。

  “每日要情”是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编发的新闻摘要,它只发送给省委主要领导和一些与摘要内容相关的部门。在7月5日、7月7日编发的“每日要情”中,都有涉及衡山县廉政访谈的内容:

  “7月5日,雅虎网报道,一把手遭遇隐私考问,湖南衡山廉政访谈引发争议。”“7月7日,新民晚报、成都日报、杭州日报、重庆商报、人民网、新浪、搜狐、天龙网:廉政访谈是不是电视秀场。”

  这意味着,媒体和网络有关衡山县廉政访谈的争议,引起了湖南省相关领导的注意。

  7月13日,湖南省纪委派人到衡山县,对衡山县的说法是,对“一把手廉政访谈”栏目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省纪委派员并没有对此事进行表态。

  文武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县里曾征询过调研人员对此事的意见,得到的答复是“事情办得还是好的”,但要求他们“面对媒体要冷静”。

  湖南省纪委负责此事的贺家铁副书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衡山县的调研,源于看了网上对此事的争议,调研之后,觉得衡山县的访谈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是值得借鉴的。同时他表示,省里并没有要求衡山县不要就此事接受媒体的采访。

  尽管省纪委调研人员表明只是对访谈方法的考察,但此后便发生了对媒体采访的婉拒和访谈推广活动的消无声息——记者向衡阳市纪检委询问,原定的衡阳市廉政访谈何时开展时,主管宣教工作的市纪检委副书记王道德说,因为其它活动的开展把这件事耽搁了下来,具体何时开展、方式如何、参加人员的选择范围,还要在商议研究之后再决定。

  这与此前媒体报道的“衡阳市将在7月举办这类活动”、“全市七县五区的党委书记都将接受采访”、“衡阳县委书记钟再群也接到了通知”大相径庭。

  衡阳市纪检委宣传教育室副主任蒋志顺在电话中吐露:“这件事现在很敏感,也是个难点。”

  这种“敏感”无疑是与衡山县的境况相关联的。也正验证了一些学者对访谈寿短的预言。

  《炎黄春秋》执行主编、学者吴思认为,尽管效果不彰,但不应排除衡山县组织此次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加强监督、扩大百姓的知情权。然而当这种行为带来的“杂音”对官场产生影响时,尤其当这种“杂音”已经大到引起上层关注时,发起者就会退缩。

  张祖桦直言,现有体制下的监督机制建设不到位,是一切监督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源。类似于衡山访谈之类的活动只能流于形式,尤其当现有的官场行为惯性与这种形式相冲突时,访谈只能是昙花一现。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28期)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