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Baidu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为什么要提建设“和谐社会”

2005年03月15日 10:16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研讨班、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等场合多次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官员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和谐社会”更是成了近日“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的热点话题和政策主题。

  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新一代领导层已经就执政方式提出了诸多的理念,如“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这次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无疑又是这一执政思路和理念的完善和进步。

  那么,为什么要提“和谐社会”的概念呢?一句话,现在提出这个概念仅仅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社会已经越来越变得不和谐了。

  首次置和谐于经济之上  

  中共是在去年秋天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的。实际上,这也是中共文件中第一次将“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再者,从新领导层的政策意向来看,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置社会的和谐于经济发展之上。

  作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近些年以百分之十左右的速度递增,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与日俱增。由“三农”问题、失业问题、拆迁问题、公民权利保障等问题无不考验着中国的当政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共领导层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具有相当高的战略意义的。但问题是如何具体推行和实现这一理念。

  尽管新领导层形成以来已经实施了一些亲民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只是在短期内遏制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迅速爆发出来。如果没有制度上的参与机制,仅仅是领导人的亲民倾向远不足以保障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从政治上说,要实现和谐社会,关键是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它的渠道来影响国家政策,而不能只让官僚阶层、工商阶层、知识阶层等几个权势阶层来影响、主导、垄断国家政策,必须让农民和工人有权利选择他们自己的代表来参与政治。只有建立一种公平的政治机制,才会达到政策上的平衡,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郑永年;有删节)

 
编辑:张明】

专题网站:2005年全国两会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