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总体上,无论是监测还是控制都不如发达国家严格,加之缺乏系统的调查,每年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以及由化学品污染形成的重污染区域很难说得清。
-要说清楚排入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有多大,危害有多重非常困难。这需要经过大量的研究,多个部门配合协作,开展大量工作。
-我国亟须构建一套完整的监测监管体系。在这一大框架下,由国家出资支持,将支撑化学品管理的科学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以降低环境风险。
全氟辛烷磺酸(PFOS)、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如果不是前不久发生的所谓“长江毒鱼事件”,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70岁的李老太太或许到老都不会接触到这些晦涩的词汇。
近期,长江野生鱼被检出含有环境激素的报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起因缘于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布调查报告称,长江流域两种常见食用鱼体中含有环境激素可致性早熟。针对这一报告,有关研究机构纷纷做出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激素含量很少,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
让李老太太深感晦涩的壬基酚(NP)和辛基酚,是洗涤剂、纺织产品和皮革涂饰剂中极为常见的化学原料,属于环境激素,即可以干扰内分泌并影响性发育水平的内分泌干扰素。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像李老太太一样,人们在深感其晦涩难懂的同时,更担心由其带来的环境与健康风险。
这些化学物质如何进入环境?我国每年有多少化学物质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学物质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哪些潜在的危害和影响?如何规范管理这些化学物质以降低环境风险?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