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限塑令”实施初期,全国超市、商场等经营场所的购物塑料袋,使用量一度减少将近50%,但现如今,这一比例又上升至20%,超市、商场等经营场所的购物塑料袋,使用量已呈反弹态势,遂使“限塑令”几乎变成“尴尬令”。
切实推行“限塑令”,有利于保护环境,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然而,这“限塑令”咋会变成“尴尬令”呢?究其原因,还在于我们以往推行“限塑令”,大都围绕着“截流”打转,相关政策总是盯着使用购物塑料袋的超市、商场等经营场所,有关部门执法也总是盯着这些场所。诚然,对购物塑料袋的“截流”措施是必要的,但有可能“事倍功半”。
实际上,国外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推行“限塑令”的。以意大利为例,其对购物塑料袋生产厂实行“课税法”,征收重税,以遏制购物塑料袋的生产量。据统计,实施这一政策后,意大利国内的购物塑料袋使用量明显下降了。再比如爱尔兰,其2002年启动“塑料袋税”,对每只塑料袋征税15欧分,税收纳入环保基金,2007年将“塑料袋税”提高为每只塑料袋征税22欧分。实施这一政策后,爱尔兰国内的塑料袋也大为减少了。对意大利和爱尔兰的做法细加端详,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围绕着“堵源”打转——将眼睛盯着塑料袋生产厂家。相形之下,就能发现,外国人的做法,比我们的做法棋高一着,使推行“限塑令”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截流”与“堵源”,方法不同,效果当然就截然不同了。国外推行“限塑令”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孙根荣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