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向最"绿"政府目标挺进 英低碳汽车新政内外兼修

2010年12月31日 13:45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编前

  11月上旬,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率领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官方代表团访问中国,他的随行人员包括英国财政大臣、商业大臣、教育大臣及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等政府官员和壳牌集团、维珍集团、乐购集团、巴克莱银行的总裁等英国商界代表和其他人员。卡梅伦访华期间,中英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协议,包括将在能源安全、国际能源市场监管及低碳能源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据悉,中国将从英国引进碳排放交易机制及其他低碳措施应用在某些省市。

  英国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及其他低碳措施较成熟,就在卡梅伦访华前,该国宣布了一项低碳汽车新政,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创新项目研发。这项政策对于英国政府实现环保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请看本版的详细报道。

  英国运输局局长菲利普·哈蒙日前宣布,英政府计划投资2400万英镑,支持有助于推动英国低碳汽车发展的六项技术创新项目。

  据悉,此次英国对六项技术创新项目的资助金共约5200万英镑,除政府直接出资2400万英镑以外,其余资金由英国国内某商业组织提供。这六项技术创新项目包括研发适用于日产、莲花、捷豹、路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全新发动机,研发轻型电动卡车,研发汽车用新材料以降低车辆自重,开展热能利用新技术研究以提高汽车性能等,从内部技术到外部材料利用等方面,将起“内外兼修”的作用。

  得项目者抢先机

  为了得到政府资助,包括福特、捷豹、路虎等在内的汽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科研机构、大学等方面开展合作,参与了由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革新和技能部以及低排放汽车办公室发起的项目竞标。最终,六项技术创新项目获得政府支持。

  英国汽车制造商与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保罗·艾维特称,政府出资支持重要的低碳汽车技术革新项目,是汽车行业乐于见到的,这些项目将推动英国低碳整车及供应链发展。政府最近的表态不仅增强了汽车行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而且有助于促进汽车行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英国商业与企业国务部长马克·普里斯克宣布,六大技术创新项目主要面向2015年的排放法规升级。届时,参与项目的相关企业很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据悉,此次获得资助的六个项目是英国低碳汽车技术平台的组成部分。该平台创建于2007年9月,代表英国政府提供用于低碳汽车研究与发展的基金。该平台由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低排放汽车办公室及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提供启动资金,旨在推动英国低碳汽车研发及示范运行。

  获资助者抓机遇

  菲利普·哈蒙对六项技术创新以及英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举措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表示乐观。他称,目前英政府对环保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本届政府要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绿色”的政府,交通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

  “虽然我确定,铁路将是未来英国最重要的长途城际旅行交通工具,但我们不能忽略英国每年有84%的旅客选择乘坐汽车出行。目前还没有能代替私家车,实现复杂点对点出行的现实的交通工具。”菲利普·哈蒙说,“而且,传统汽车正面临技术革新,这意味着未来私家车在继续为人们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小。”

  马克·普里斯克则认为,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助于英国成为全球低碳汽车研发和生产中心之一。“通过竞争,最终获得政府资助的项目是英国低碳汽车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均衡发展的典型实例。”他说,“这些项目必须经过严格论证,以保证未来顺利实现市场化。在实现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商业机遇和高技术含量的就业机会。”

  享补贴者促推广

  近日,英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充电汽车消费鼓励方案”框架下,有资格享受政府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的具体技术标准。据悉,今年上半年,英国交通部公布了“充电汽车消费鼓励方案”,规定2011年1月~2014年3月,英政府将对购买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私人及团体消费者给予财政补贴,每辆车的补贴金额为售价的25%,最高为每辆车5000英镑。英政府规定,新能源汽车要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必须达到相应安全标准,必须通过安全碰撞测试。截至目前,在英国伦敦、米尔顿凯恩斯等地区,在“充电汽车消费鼓励方案”框架下,英政府发放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总额已达880万英镑。

  英政府相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鼓励措施,有利于英国在低碳汽车研发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由于低碳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潜力巨大,这些措施同样将对未来英国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本报特约记者 杨彬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