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国内焦煤价格或将再次上涨 钢价受累现上涨压力

2011年01月20日 08:23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来,低温雨雪天气频频来袭,尽管国家颁布的“限价令”管住了合同煤的上涨,但市场煤价涨势似乎仍难控制。

  受南半球的洪水影响,近期国际煤价高涨将对国内煤炭市场形成有力支撑,预计后期国内煤价整体趋稳,全年均价将高于去年,其中焦煤价格已向历史最高价冲刺,在三四月份可能迎来年内第二次提价。

  焦煤率先打出涨价牌

  昨天,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在查看了一个国内较具影响力的焦煤价格指数后,告诉记者:“澳洲洪水两个月来,我国焦煤价格指数已从洪水开始的去年12月初的660.5,涨到现在的671点,向历史最高点位逼近。”

  近来,全球南半球地区的洪水灾害导致煤炭主产区澳大利亚、南非等生产和出口受影响,推动全球煤价高涨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这里是焦煤的主产区。大同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于宏表示,澳大利亚焦煤出口占全球出口的约2/3,而此次受洪水影响地区的出口量占到澳大利亚总份额的90%左右。

  昨天,澳大利亚力拓集团中国总裁鲍谊安告诉本报记者,因洪涝灾害一方面影响煤矿生产另一方面影响运输,2010年第四季度其焦炭产量较上季度减少6%。

  事实上,新年伊始,不受“限价令”约束的焦煤已率先打出涨价牌。西山煤电、盘江股份、开滦股份等国内焦煤生产公司自2011年1月1日起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吨煤涨价均超过100元。

  东方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吴杰表推测,等到三四月份天气转暖,国内市场全面复工,钢铁旺季到来之后,国内焦煤再次提价的可能性非常大,预计吨煤价格在现有基础上再涨100元至150元。

  钢价或继续震荡攀升

  焦煤是仅次于铁矿石的钢厂最主要的原材料。随着焦煤价格上涨,国内钢企纷纷上调钢价,作为下游企业,汽车、家电、建筑等面临新一轮成本上涨压力。

  昨天,太钢公布2011年2月份钢价政策,普碳热卷上调200元/吨,中厚板上调200元/吨,冷轧硅钢出厂价格上调100元/吨。事实上,之前宝钢已率先将2月钢价上调,随后多家钢厂跟随上调钢价。此外,八钢、安钢等5家钢厂在昨天上调当日钢价,上调幅度多在几十元到100元之间。

  对此,中联钢钢铁行业分析师胡艳平表示,每月中旬都是主导钢厂集中调价时段,而目前成本不断上涨,受此因素推动,钢厂将悉数上调钢价。她解释,亚洲主要国家钢厂或相关部门虽未正式就一季度铁矿石协议价格表态,但上涨趋势确定,环比去年四季度涨幅在8%左右;同时,受澳大利亚水灾、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焦煤价格也一路上涨。

  此外,钢铁行业分析师张佳宾称,由于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升,房地产、工程建筑等下游用钢行业的需求迅速放大,而大多数钢厂往往受春节放假影响供给相对有限,节后钢材价格继续震荡攀升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有分析师更预测,2011年我国钢铁价格涨幅会达到8%。

  ■相关

  动力煤价继续下跌

  国际煤价节节攀升,国内南方雨雪频繁,全国用电增加耗煤上升,然而国内目前最敏感的煤种——动力煤价竟连续六周下跌。

  昨天下午3时,国内最权威的动力煤价指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出炉,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较上期每吨再次下降3元,降幅0.39%。其中秦皇岛港4500、5800大卡动力煤价格均下调5元/吨,5000、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保持不变。

  此举意味着,尽管本周主要煤产区价格出现上涨迹象,但全国动力煤价总体保持了稳定。据了解,目前山西煤炭价格在连续几周保持平稳后出现上涨,上调幅度在5元/吨—20元/吨不等。

  对此,煤炭行业专家李学刚解释称,尽管全国出现了更大范围的降温天气,但是与往年不同,今年冬季与环渤海地区煤炭供求相关主要煤炭生产、供应地区的“降雪”少得可怜,煤炭供应能力一直没有受到明显干扰。另外随着春节长假的临近、冬季煤电消费高峰冲顶,煤电消耗行将减少的预期对市场供求心态的影响逐渐强烈。

  国内动力煤逆势下跌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发改委稍早的“限价令”——2011年重点合同煤价要保持2010年水平,不得变相涨价。国内率先公布新一年合同煤签售情况的煤炭企业兖州煤业称,2011年已签订省内电煤销售合同899.5万吨,合同煤平均含税价571.29元/吨,同比下降1.2%。

  不愿透露姓名的煤炭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家发改委要求他们不得随意涨价。来自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的消息称,2011年重点电煤合同签订工作已基本完成,煤炭企业基本都遵循了“限价令”。

  综合本报记者张艳新华社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