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中央1号文件直指水利发展 (2)

2011年01月21日 09:3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一提法被认为“含金量”最高。记者了解到,对土地出让收益的定义是土地出让金减去收储成本(包括征迁和基础设施投入、税费等),目前山东省土地出让收益集中在市县两级,这一政策如果落实到位,每年至少可筹集50亿元-100亿元投入农田水利。“一号文件”同时提出,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整合各类涉农、涉水资金,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重点防洪城市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的城市建设维护税按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水源工程建设及水环境整治。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延长省市县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期限,拓宽来源渠道,增加收入规模,全部用于水利建设。加强水资源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工程占用补偿费等水利收费的征缴管理,合理调整征收标准和范围,全额用于水利建设和管理。

  “1号文件”中说,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加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对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条件、并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的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各级政府按农民筹资筹劳总额的50%给予奖补,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兴建小型水利设施。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回用等经营性水利项目,鼓励采取产权置换、投资入股等方式,盘活水利固定资产,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水利建设领域。

  水利迎来加快发展重要机遇

  洪水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2万亿元,仅1998年就高达2600亿元。水灾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1%-4%,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0-20倍。

  而在2009年三季度至2010年4月份,西南地区亦遭遇了严重干旱,其中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广西西北部旱情甚至达到了特旱等级。截至2010年4月19日的统计显示,在这场大旱中,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1.18亿亩,多年同期均值为1.04亿亩。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四省(自治区)耕地受灾面积8909万亩,占全国的76%,作物受旱704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186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47.23亿元。

  继西南地区遭遇百年难遇的特大干旱之后,紧接着南方地区又遭遇了严重洪涝灾害,为近10年所罕见。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作物受灾7002.4千公顷,受灾人口1.13亿人,因灾死亡701人,失踪347人,倒塌房屋64.55万间,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1422亿元,与2000年同期相比,直接经济损失多了2倍以上。

  洪涝灾害的频发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背后则凸显出我国水利建设的薄弱。东方证券研究认为,我国在水资源规划和保护方面投入明显不足,导致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污染日趋严重,洪涝灾害频发。因此,水利发展相对滞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自2009年起,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政策助水利投资加速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未来仍可能频繁出现。为了抵御灾害,减少损失,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是势在必行。

  在去年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讨论稿)》明确指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由此,水利建设已确定为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与前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脉相承的是,陈雷在今年1月11日称,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即将发布,这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就水利专门出台综合性文件。

  据悉,“1号文件”明确提出,从农村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未来10年,力争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国泰君安预计,“十二五”期间,水利投资是“十一五”的两倍以上。“十二五”水利目标由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7%以下,水利投资额则至少提高到GDP的0.7%以上。因此,预计2011年水利投资为3000亿元,“十二五”水利总投资额约2万亿。2010年农田水利投资1139亿元,去冬今春投资1504亿元,同比增加22%。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资金的落实,预计2011年农田水利投资有望超过1800亿元。见习记者 曲若柳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