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和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仪式上手持邓小平和卡特当年签署协定时的照片。王强摄
1月19日下午,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接受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和凤凰卫视记者的联合采访。万钢回顾了中美两国科技合作和交流32年来的重要成果,介绍了清洁能源合作的情况,并认为中美两国科学和技术的合作应为全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万钢表示,此次来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续签两国间的科技合作协定。32年前,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随后,在此协定框架下,成立了中美科技联委会,双方科技界负责官员每两年左右召开一次联委会,讨论双方科技合作的事宜,确定两国合作的领域,并就此进行合作和协调。他表示,30多年来,中美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微子实验站、大亚湾核电站、还有中美核聚变研究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等大项目,都得到了实施,双方科学家之间的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谈到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时,万钢表示,此项合作是中美未来合作的亮点之一。他认为,双方领导人对清洁能源的合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9年奥巴马总统访问中国时,两国领导人赞赏清洁能源合作,在联合声明中提出建立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主要在碳捕捉与利用、建筑节能、电动汽车研发3方面进行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3个研究中心都已经成立。此次访问期间,中美双方决定在今后5年内,联合投资1.5亿美元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各方承担50%。3个中心聚集了50多家大学、研究所和国家实验室,以及50至60家大企业,研究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了城市之间的合作。
在回答如何解决两国科学家之间在科技合作中出现分歧的问题时,万钢表示有分歧并不奇怪,发生碰撞才会产生思想和火花。他说,1月18日在与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会谈时,认识到双方要加强协调和监督,建立合作的机制。相互的依托单位应该有很好的服务,加强来往,特别关注知识产权的创造、共享和保护,同时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在这个方面,两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万钢表示,在中美科学技术合作领域,互信问题并不明显。特别是去年举行了科技联委会第13次会议,双方肯定了科学技术合作的良好发展。奥巴马还专门致信祝贺,并指出科技是双方合作的桥梁。万钢同时认为,双方确实需要在合作当中建立互信的基础,这首先要有共识。目前,气候变化、能源紧缺等都是双方共同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科学本身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已为大家所认识。目前需要各国根据各自的情况取长补短,寻找更加有效更加合适的办法解决。共识是基础,合作是过程,成果大家能分享,这是建立互信的3个最重要方面。
万钢认为,当年《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签署为两国科学家自由地、相互毫无保留地沟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今天,自己和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作为两国科技界的负责人,有责任继续两国领导人的意愿,促进未来两国科学和技术的合作。不仅在清洁能源,而且还要在卫生、健康、环境、海洋,以及农业、基础研究的领域,都有合作的空间,需要推动和加强。中美两国合作共赢,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合作,应该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记者王江 毛黎)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