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成玉
是什么导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增长?是什么让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如此艰难?墨西哥湾露油事件引发了石油行业怎样的反思?中国又是如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芮成钢对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傅成玉进行了独家专访,2011年1月29日12:00,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领导者》栏目中,傅成玉将为您一一解读。
“海上大庆”的称呼一点都不夸张
2010年,中海油国内油气年产量首次达到5,000万吨油当量,最近一段时间谈到中海油,大家都用“海上大庆”这个来称呼,对此,中海油的当家人傅成玉解释说,对用大庆这个名字,全中国人都比较熟悉,知道它的份量、知道它的意义。海上石油开采的风险挑战和技术要求都远远超过一般陆上石油、石油工业,无论如何,我们国家的海洋石油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了。同时,对于将来我们国家能源尽量减少对外依赖度来说,我想海洋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战略后备储备区,这个能力的建设对国人来说,怎么强调可能都不过分。
海上石油开采,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2010年,全世界能源生产企业最大的灾害就是震惊世界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那么,中海油从这个事件得出了什么样的启发呢?“就安全事故来说,我觉得主要不是在技术上,是两类东西来决定它的安全的。第一类就是标准规范,就是你选设备的标准、你的技术标准的规范和管理制度标准,这是一类;第二类是人,问题出在第二个环节上,就是人的因素,其实任何一个重大的安全事故,很少是由于直接技术引起的,因为我们这是一个成熟的工业,那么更多的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是疏忽与小环节上的小错误造成的,是管理问题。”傅成玉对此有很深的认识和反思。
“稀缺资源”要能够体现它的“稀缺”价格
从2010年4月到12月8个月时间里,国家发改委6次上调油价。而就在同一年,销声匿迹了两年多的油荒又再度上演。2010年10月以后,全国多地市场上出现柴油短缺,等待加油的车辆在加油站排起了长龙。来自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南方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而北方也有不少加油站无油可售。究竟是什么导致油价的持续走高?油荒的背后又有什么样深层次原由呢?对此,傅成玉直言,“我想最重要的是能够,稀缺资源能够体现它的“稀缺”的价格。”傅成玉还明确告诉我们,“油荒”、“气荒”,我想它有它的必然性,也有它的偶然性,要做好油价不会低下来的准备。
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之路任重道远
早在2005年,中海油就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大手笔展开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在与雪铁龙公司拉锯战、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最后撤回收购。5年后的2010年11月29日,中海油发布消息称,其持股50%的合资公司布里达斯公司已于11月28日与英国石油公司签署协议,以70.6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英国石油公司手中60%的泛美能源股权。在此之前,布里达斯公司已经拥有泛美能源40%的权益。这意味着,收购完成后,中海油将持有泛美能源50%的股权。傅成玉坦言,2005年的时候最大的障碍是思想的障碍,因为当时世界没有准备好中国企业走出去,他们总认为中国企业背后有中国政府的支持,傅成玉提醒中国企业在未来十年左右时间中要习惯在中国威胁论的环境下生存。CCTV《财经频道》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