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各旱区积极行动,抗旱保丰收。图为济宁梁山县拳铺镇西张村,打井队正在为村民们打机井。 本报记者 马辉 摄
在郯城县庙山镇的田间,郯城县抗旱服务队正在紧张地打井作业。 胡志英 摄
2010年9月11日至今年2月7日,临沂连续150天降雨量仅为6.6毫米,时段降雨量重现期为160年一遇。为了应对旱灾带来的影响,临沂市采取了积极措施。
抗旱,郯城要打400眼井
9日下午,在郯城县庙山镇的田间,呼呼的北风让人缩紧了脖子。郯城县抗旱服务队打井的工作人员干得热火朝天。机器隆隆地响个不停,旁边是用塑料布搭起的简易帐篷,在机器的旁边还有两张破床垫子,一个电饭锅和碗筷。
郯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林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他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份,他们已经打了12口井,一口井能够保证80亩小麦的灌溉。
李林说,由于旱情严重,他们打井的任务非常重,工人一直在连轴转,一天也就休息三四个小时,都是在四处透风的帐篷里,吃饭也是在野外,自己做。
当日,前来指挥抗旱的郯城县副县长解广琴介绍,郯城县将通过打井,保证2.8万亩麦田的灌溉。为了激励农民打井抗旱,郯城县通过多次专题会研究,积极下拨资金,全力抗旱,决定每打一眼大口井,奖励10000元;每打一眼机井,奖励1000元。
随着旱情的加重,郯城计划打井的数量也从120眼增加到了400眼。记者了解到,尽管郯城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保证灌溉,但是仍有2万多亩“望天田”很难灌溉。所谓的“望天田”就是地势很高或者离水源很远,灌溉成本可能高于粮食正常收益的田地,例如梯田。
李林告诉记者,如果继续不下雨,这些麦田会减产甚至是绝产。
灌溉,田间水渠引来沂河水
在郯城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喷灌机正在田间地头浇水。路边的水渠都流着清清的水。沿着庙山的一条路一直往东走,渠道里都有水。沿途的麦田把抽水机架在地头就可以把水引到地里。
泉源乡农民樊计华正在和妻子、儿子一起浇麦子。他把拖拉机架在水渠边上,一个人看机器,另外两人到地里拿着管子喷灌。樊计华告诉记者,水渠里的水深3米左右。他家里种了15亩麦子,现在已经浇了10亩了。
“水渠有水,成本低!”樊计华说,如果近期下雨,麦子的产量不会受很大影响。
郯城县水利局副局长兼郯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主任解祥勤告诉记者,这些水都是从沂河里引来的,顺着修好的渠道流到田间地头,用起来很方便。
采访中,记者也看到有少部分水渠末端破坏比较严重,尽管引来了水,农民却无法灌溉。也有上游的农民把水存起来,采用漫灌的方式,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解祥勤说,郯城县已经在修复水渠,保证有水农民的灌溉。本报记者 胡志英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