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大年初一,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领导走进新柳煤矿生产一线,为坚守生产岗位的矿工送来年饭,共进午餐。 记者 武敌 摄
在赞扬和质疑两种声音中强力推进的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早已尘埃落定,其成效如何?《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翟红。
据翟红介绍,作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牵头企业”之一,汾西矿业先后将54家产量在15万吨左右的地方小煤矿,整合为25个产量在90万吨以上的现代化矿井,2010年其原煤产量和洗煤能力双双突破了3000万吨,不仅各项经营指标“全线飘红”,而且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政府财政收入、民营资本收益、国企管理体制以及环保效益等方面显现出多重成效。
“首先,经过整合后,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翟红告诉记者,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整合之前,地方小煤矿大多粗放经营,吃肥丢瘦,有水快流,资源浪费严重;山西“以大并小、以优并劣”为方针的煤炭资源整合,推动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的普及,使煤炭资源回收率大大提高。统计数据显示,山西地方小煤矿资源回收率由整合前的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这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国有大矿应用“采空区开采”技术,把原来小煤矿丢弃的资源回收开采出来。
其次,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获得提升。据翟红介绍,一些地方小煤矿在整合前不仅管理水平较低,而且存在超层越界、私采乱挖等现象,在严重浪费煤炭资源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小煤矿因此成为矿难多发地带。资源整合后,特别是国有大煤矿通过整合进入之后,一方面,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排除了原小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加强管理,科学组织生产,煤炭事故发生率大大下降。
第三,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证了地方财政收入。翟红说,作为煤炭大省,山西许多市、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煤炭企业。而在过去,一些小煤矿受利益驱动,通过瞒报、少报产量和销售收入的手段偷逃税费,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按规定每生产一吨煤需缴各种税费120元左右,可一些小煤矿吨煤上缴税费不足30元,中间差额实际流入煤老板的腰包。经过资源整合后形成的大型国有或股份制大型煤矿集团,严格依法经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按时足额上缴各种税费,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证了地方财政收入。
第四,民营资本收益稳定,经营理念发生转变。“推动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大量民营资本以股份形式进入大集团,通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先进的生产技术体系和规范的企业管理体制。”翟红透露,“一方面煤炭产业链延长了,资源附加值提高了,民营资本获得稳定而长远的收益;另一方面,安全管理责任也划归整合后的新主体,过去煤老板提心吊胆过日子变成今天同舟共济抓安全。”他举例说,一些没参与整合的煤炭企业开始主动要求整合,比如最近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主动地将其牵头整合的五座小煤矿以转让股权形式与河北一家大型能源集团合作,并自愿成为参股方。
“第五,整合也促进了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运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翟红强调说,国有矿山多为老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粗放,一些干部责任意识不强,不少职工吃大锅饭意识严重等问题。通过资源整合引入民营资本,股权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带来了监督多元化,合作股东从规划设计、生产组织、劳动组织、人事管理、材料采购、设备选型、产品销售定价等方面全过程参与监管,这使得整合后企业的运行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就煤矿企业来说,国有与民营的合作是先进的安全管理文化与效率文化的有机融合,丰富了国有企业管理文化内涵,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管理运行模式。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资源整合,煤炭大省山西省开始实现‘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改善。”翟红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原来小矿在煤炭开采中留下的废气、废水、废渣基本上得不到有效治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通过资源整合,煤矿大集团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通过对废水处理、废气综合利用和废渣井下充填等方式实现了零排放,使高碳产业在低碳状态下运行。比如,汾西矿业瑞泰正丰煤业公司从进入组织生产起,就同步建立起了井下废水处理系统,将井下废水进行了及时处理,并将煤矸石制成粉煤浆用于井下巷道的充填密闭,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记者 李新民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