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炼油行业面临转型升级新契机(2)

2011年02月15日 10:12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与此同时,我国炼油行业在产业结构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研究处副处长蔡恩明认为,除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外,目前我国还存在较多的地方小炼油企业,规模偏小,部分企业装置十分落后,油品质量、能耗、环保等达不到要求,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不佳。

  为此,我国将以建设大型炼油生产基地为依托,实现炼油行业的结构调整。按照规划,未来5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将建成3至4个2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的大型炼化生产基地,炼油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到2015年,将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级的炼油生产基地,全国炼厂平均规模要超过600万吨/年,乙醇装置平均规模要达到60万吨/年以上,全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行业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要达到10个以上。

  大型化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而炼化一体化同样是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中石化镇海炼化总经理江正洪告诉记者,单纯发展炼油或者单纯发展化工,其效益都与发展炼化一体化不可比拟。

  镇海炼化在千万吨炼油装置基础上配套百万吨乙烯装置,切实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江正洪用四个“优化”来概括镇海炼化发展炼化一体化的感受。

  首先,是装置运行的优化。由于炼油和化工装置的统筹安排和炼化两阶段的统筹安排,装置运行的缺陷逐渐避免。其次,是物料的优化。实现炼化一体化后,炼油阶段为乙烯提供的裂解原料大大增多,共达到7种之多,提高了乙烯的产出效率。第三,是产品结构的优化。炼化一体化有利于企业根据市场和价格,随时调整品种,实现利润最大化。第四,是副产品的优化。一些企业在原来没实现炼化一体化时是放空烧掉的,如今可以将之有效利用起来。

  当前,我国乙烯原料不足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部分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及单体、工程塑料、特种化工新材料及部分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仍然保持一定进口,自给率不高。

  对此,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说,我国应发展炼油、乙烯、芳烃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模式,全面提高乙烯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优化乙烯原料,提高氢气、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产品的总回收率,提高乙烯裂解以及下游生产装置的开工周期。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产品结构调整也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方面。

  “‘十二五’期间,我国应进一步发展高端石化产品,以差异化、高价值的产品引领发展。”业内人士指出,“产品结构调整还包括提高油品环保质量,柴油、汽油比例趋于合理,乙烯下游产品专用料比例上升,乙烯原料多元化,煤、重油制烯烃的比重提高等。”

  技术创新支撑发展能力

  随着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提高,炼油技术水平也取得较快发展,依靠自主创新,目前已经掌握了建设千万吨级炼厂的能力。

  我国大型石油石化企业之所以发展平稳迅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以中石化为例,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建荣告诉记者,得益于对科研的重视,中石化的专利保有量在央企排名第一,平均每年申请的专利2000多项。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