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气象专家: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刻不容缓

2011年02月17日 14:31 来源:农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刻不容缓

  ——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学良

  眼下,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旱情依然严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在当下北方旱情持续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抓住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从事人影(即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研究的专家郭学良。

  记者: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问题,关注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公众,非常想了解空中云水资源的一些知识,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郭学良:空中云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大气中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总量,是通过人工干预可以直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从自然云的降水效率看,对流云平均降水效率为56%,层状云为29%。人工增雨(雪)的目的是提高自然云的降水效率,因此可开发利用的云中水资源潜力是巨大的,但究竟能开发利用多少,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

  现代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是基于自然云和降水的形成过程建立的,通过飞机、火箭等运载工具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进云水向降水的转化过程和提高转化效率,如播撒碘化银催化剂,形成大量的人工冰晶,促进云中过冷水冰晶化而形成降水。

  记者:能具体谈谈人影作业对于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吗?

  郭学良:总体来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700立方米,将成为联合国评价的用水紧张国家。

  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匀,降水量分布南多北少;半湿润区(黄淮海平原)的季节性干旱往往导致严重缺水;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不少,但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各地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大部分地区汛期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导致大部分河川也是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水资源中大约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这些事实和现实决定了干旱灾害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密切相关。近年我国不断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特大干旱说明气候变化显著加剧了干旱的严峻性。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工增雨(雪)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新的途径。现代人工增雨(雪)活动开始于1946年,目前全世界每年有30多个国家开展这项工作。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应把人工影响天气作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战略的一部分。

  记者:目前我国人影作业水平和科研情况如何?

  郭学良:在抗旱减灾的强烈需求推动下,我国从1958年就开始进行大量的人工增雨(雪)作业,取得很大成绩。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各级政府领导、气象主管机构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队伍结构不断改善,人员素质逐步提高。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居世界首位。我国的许多地区通过人工增雨(雪)手段充分开发利用大气云水资源,有效缓解了当地的旱情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许多地区人工增加的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到当地的水库库容,增加了江河径流,补给了地下水。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技术水平、人才、装备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记者:针对当前北方冬麦区的干旱,气象部门在组织筹备人影作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郭学良:针对近期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的较为明显的干旱天气,中国气象局和各地政府部门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除加强预报、监测外,还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人工增雨(雪)作业,组织一些省份联合开展了跨省、跨地区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需要有云形成的天气过程,最近这种有利作业的天气过程很少。气象部门已经进行了精心安排和组织筹备工作,加强了作业条件的分析、预报和指导,作业装备调集和人员值班。如有适合的作业时机,将随时开展作业活动。本报记者刘强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