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西方大国借“贸易保护”的名义推行“碳关税”,借此削弱国际贸易中竞争对手的能力。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碳关税,成了横在企业脖子上的一把无形剑。在“碳关税”、全球气候变暖等压力下的全球节能减排潮流下,以企业为主的经济实体也掀起一轮轰轰烈烈的地低碳减排大潮。对于企业而言,低碳发展不仅是压力更是商机。
“碳关税”催逼企业减碳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称,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将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量因此可能下滑21%。可见“低碳”标准一旦实行,不仅增加我国企业生产成本,削弱产品竞争能力,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还将被淘汰。
以航空业为例,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境内的航班全程排放二氧化碳都将纳入EU-ETS(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这意味着,像国航、南航、东航等公司将为超限部分高额埋单。
而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碳标签上设立门槛,并直接影响中国中小企业供应商。从2008年起,富士康分批要求其供应商完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即进行碳盘查),2010年8月,《沃尔玛供应商温室气体革新计划:指南文件》的出台也给中国供应商敲响警钟。
这个信号让目前舒舒服服过日子的企业开始警惕起来。
以广东为例,低碳发展采取“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优化组合的战略,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发展核电装备、风电装备、汽车制造、石化、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和升级,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
其中新兴产业领域诸如深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产业化基地、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非微晶叠层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成效明显。
而企业对节能减碳的要求,不唯新兴产业,几乎嵌入到每一个产业中。传统产业的节能改造似乎更迫切。
企业节能改造仍需政策扶持
记者从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处了解到,广东传统产业节能改造的主要阻力体现在,一是传统产品的惯性市场需求导致传统企业的内生改造动力不足,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性服务业发育不足阻滞了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导入;三是传统企业普遍处于“微利生存”状态,难以承受节能改造的短期成本压力;四是“小而散”的产业组织形态导致节能改造的政策成本高。
在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子教看来,首先,传统产业的节能改造应该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优化能源结构,使用电、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二是工艺与装备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传统产业节能改造的瓶颈关键是我省的中小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导致促进节能改造的动力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产业政策、财税政策、融资政策等多种政策协同作用才行。
节能环保产业是技术依托型产业,其产值的大小和发展速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水平。
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空间有多大?有关数据表明,到2015年,狭义的全国环保产业的产值将达到9000亿元,年均增长15%。而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更提出,广义上的节能环保产值,到“十二五”末期将达到2万亿元。
赵细康认为,鉴于目前广东在风电设备、半导体照明、新动力汽车、水污染治理设备制造、汽车尾气治理技术和设备等多个领域都走在全国前列,部分技术占据全球细分市场龙头。建议重点扶持这些行业的发展。同时,太阳能、脱硫、脱硝等领域的关键设备国产化问题也应给予高度关注。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