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探究“海宁现象”:太阳能行业缘何傍名牌 ?

2011年02月23日 10:48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海宁太阳能质量门事件遭央视曝光,与此同时,力诺瑞特巨资投建的太阳能锅炉项目频频见诸报端。一边是投机取巧傍名牌,一边在兢兢业业做品牌,究竟是什么催生了当下的太阳能行业现象?

  消费者热衷“品牌效应”

  2月14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贴牌香港皇明、香港海尔的海宁太阳能进行曝光,据报道这是一批低次太阳能热水器,其保温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经厂家手工包装从海宁销往全国,就是这些傍名牌产品让很多消费者误以为是皇明或者海尔在香港的公司。据海宁市工商局副局长宓惠明介绍,截至14日已检查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40余家,近期还将对300余家相关企业进行普查。

  “消费者导向是海宁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力诺瑞特市场总监刘建力称,“随着消费者警惕心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热衷‘品牌效应’,作坊式太阳能难以生存。为获取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博取消费者的‘芳心’,利用品牌效应促进销售成为他们的首选之策,这不仅坑害了消费者,而且一定程度上给被贴牌企业造成了损害。”

  傍名牌是短视行为,但也会引发行业传染现象。海宁是全国重要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之一,2010年海宁共生产太阳能热水器350万台,产值达38亿元。然而,蓬勃发展总是与激烈竞争相辅相成,从恶性竞争的滋生到心存侥幸的企业区域性规模发展,这条路越走越弯。然而,自觉的企业总会寻找生存之道,打造属于自己的真品牌。进入2011年,随着第三次太阳能下乡尾声的到来,作为全国著名的太阳能企业--力诺瑞特,经过多年的品牌建设与发展,目前已成为消费者信赖的太阳能企业。从力诺瑞特去年呈报的销售业绩表可以看出,单品牌销量在全国近6000家的太阳能企业中,能与力诺瑞特相抗衡的只有太阳雨一家企业。2010年力诺瑞特销量增长远远高于行业同期增长水平,增长率稳居行业单品牌第一位。

  战线太长致小企业无心塑造品牌

  业内人士表示,“打造品牌战线长是海宁现象出现的一大间接因素”。“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更何况一个企业的成长、成型与成熟。像力诺瑞特这样的优秀企业,是用10年时间脚踏实地走出来的。从无名小卒到专攻玻璃管一个领域,到自然过渡到真空管,再到普通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中高温利用,力诺瑞特不仅目标清晰,同时十分注重品牌建设。

  “别人无时我创造,别人有时我创新,别人多时我拓展”。1994年,国内太阳能行业一片空白,力诺看准商机从生产医药玻璃制品转型生产玻璃毛坯管。1996年,力诺决定开始生产太阳能毛坯管,当时中国太阳能行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未知因素,力诺敏锐地选择了“参与但不主导”,只做太阳能企业的上游配套--生产太阳能毛坯管,之后又做起了真空管。几年下来,力诺悄然成为太阳能行业毛坯管和真空集热管最大的生产商和供应商。而随着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发展成熟,力诺又瞅准时机转身投入到太阳能热能应用的领域,其先后开展的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锅炉事业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家”、“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等称号也昭然揭示了力诺瑞特的品牌成就。

  相比于此,行业内80%的太阳能企业在塑造品牌方面望而却步。据记者调查,小企业老板多外行出身,对技术不通或略知一二,看到门槛较低的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便生赚钱之意。他们大多走一步看一步,对于塑造品牌根本无心过问。而就算个别企业注重公司声誉和产品质量,但要打造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靠三招两式还无法完成。

  名牌在“做”不在“傍”

  专家指出,名牌在“做”不在“傍”,急功近利贴牌傍牌,这样只会让结果更糟,“偷鸡不成蚀把米”,即使利润大,一旦出问题就满盘皆输。

  海宁质量门事件给全国太阳能企业敲响了警钟。据了解,本次最直接的曝光点是,大批作坊式太阳能企业所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偷工减料,太阳能热水器水箱“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材料的质量和发泡工艺不合格,无法确保产品在特殊环境下使用。

  力诺瑞特早在2006年就引入了不破坏臭氧层发泡材料,近年来又使保温性能更好的HFC-245fa发泡材料在生产中得以普及。不惜成本,对技术和环境要求苛刻,力诺瑞特在每一个细节上的投入都为如今的名牌企业铺垫了坚实的路基。

  “傍名牌只是一种阶段性现象,太阳能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还是会不断向前行进。力诺瑞特的品牌之路为行业提供了发展蓝本,也值得千万太阳能企业学习反思。”行业专家表示。 (本报记者 王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